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十一 寒门庶族 (第1/2页)
沈墨即提前知会过崔慎,非但不必接自己回宫,也无需送来饭食。他原只是好奇,国子监都供些什么给学子,刚刚倒生出些旁的想法来。 三皇子的到来叫掌馔吓了一跳,连连向其请罪,要为沈墨即另起炉灶,再做几样菜式。因是在午间,原本的饭食中是没有备rou类的,到晚餐才会有荤腥。这样的东西拿来给殿下用,实在是过于怠慢了。 “倒也不必,原有的那些便足够。”得到沈墨即婉言拒绝,掌馔反而更加忐忑。 夏季炎热,今日一碗米粥是已经放凉的,配了小碟的菠薐菜和烹葵1,与葵叶也一道炒了。额外还有两颗李子,全部的午食就都在这里。 到底不习惯简陋清淡的菜式,沈墨即也懒得计较。他既已经说过如此便可,断不会轻易改口。再者一顿饭罢了,哪有什么吃不进的道理。 相比之下,五更晨起参朝带来的困意更占上风。用过午饭后,沈墨即想着寻个避人的地方小憩,一跃攀上了国子学后院某棵槐树,卧于横枝枕臂阖眼,打算睡去。六月里乔木生得枝繁叶茂,绿荫如盖,正适合遮挡暑气。再加之大片的槐花香味浅淡干净,尤为怡人。 纵然环境舒适,他仍是醒着。 毕竟也没有谁在旁人注视的情况下,还能够安心入梦。 沈墨即早就察觉到来自远处的脚步,刻意放轻放缓了,只在草丛中擦出细碎的响动,也没逃过他的耳目。最后,那人于树下立定。 “方才在课上,还没有看够吗?” 对方语调平稳,温声道:“是我失礼,三殿下见谅。” 总算情愿睁开眼,沈墨即翻身坐起,下视来人仔细打量。如他所料,正是坐在自己右侧,唯一通过测试进入国子学的少年。 “我名墨鎏鋈,字怀德,江南人。” 简洁明了地报上身份,墨鎏鋈亦是举目,认真地望向这位三皇子。龙章凤姿,钟灵毓秀,尤一双多情的眼眸生辉,撒了叶隙之间骄阳的点点碎金,实在好看得紧。偏偏他瞳中漫着的几分笑,狡黠又轻狂,俯瞰自己时总有些不善的意味。 “扬州——”沈墨即一顿,“画云墨氏。” “不错。” 自中宇时期始,士族门阀逐渐繁荣,至今已攒下数百年基业,皆是无比的辉煌。唯独画云墨氏,在康朝晚期一次政变中站错了队,遭到打压,飞速没落了下去。 曾经的簪缨门第,许久再没出过举子,只能以农商为生计,连江南新兴的权贵都比不得。若不是当年为太祖支援过粮草,怕是要彻底除名了。 沈墨即又问:“既然是扬州人,如何来考的国子学?” 这话似是好奇,又有些微妙了。他若想知道答案,大有不少渠道可获得,却非要劈头盖脸,直白得近乎质疑地询问本人。 墨鎏鋈则半点不恼,仍端得一派温文谦厚:“过了年节刚好来长安奔亲戚,听说有此机会,自然是要试上一试的。” “你家亲戚人倒好。” 今年国子监新政试行,虽只开在京中,但不限本地户籍,就是手续办起来繁琐一点。若是年后才来的长安,时间上未免太赶了。 听出这言下之意,墨鎏鋈也只是冲对方一笑。 沈墨即毫无征兆地纵身跳下枝杈,稳稳踏在地上。刮起的劲风连带着几瓣槐花拂过他鬓边,揉乱了乌黑的发丝。先前一直倚着树,他头上发带微微松了,故而落出一缕碎发。 大约是故意的,这一跳有些险,恰恰落在墨鎏鋈身前仅三尺之外。沈墨即又走过一步:“那日端阳桥边,也是你。” “三殿下还记得我。”此刻两人凑得极近,墨鎏鋈心头莫名一跳。强压下古怪的情绪,他面上却不显波澜,唇边弧度更是扩散开来。 “原是不记得的。”沈墨即闲闲开口,“只是闻见你身上沉香,才忆起那五色丝的事。想来你也是礼佛之人?” 说话间他目光扫过对方左腕,一串佛珠上十八颗菩提扁圆起棱,盘得油润光亮,竟是少有人会戴的阿修罗子。 墨鎏鋈颔首:“每每出门时,顺路便会去进一柱香。偶有能听高僧讲经说法,就是幸事了。” 靠近国子监与东市,多有佛法宣讲,常人自然想到的是开化坊的荐福寺。沈墨即仍然毫不留情点破,神情讥谑道:“气味浓烈凉苦,亦有药香,一闻便知是占补罗进贡的黑伽蓝2,只赐了净华寺才有。你这一顺路,已走出长安城,连灵宜山都去了。” “殿下此言,倒像在斥责我蒙骗。”墨鎏鋈淡然处之。刚才一番话虽有所保留,到底不掺半句假,不尽之言全由着对方推断。而对于自己言语中是否有暗示,他自然是不会认的。 沈墨即同他一块笑:“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