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九章 (第1/1页)
年末已至,为了防止再次感冒,郁欢就差把厚被子披出来了。手套、热水袋,还有上个周末黄展弛带给他的粗绒围巾,唐医生亲手织的。又送人又送东西,郁欢有些过意不去了,减少“吃药”的时间吧,一月中下旬就要期末考试了。 谣言还是传到了黄展弛的耳朵里。让那些看好戏的失望的是,他不承认也没否认,继续维持现状,颇有种等谣言不攻自破的淡然。但是郁欢明白,黄展弛其实是默认了他们这关系。他纠结苦恼也无济于事,埋头学习然后远走高飞,不为这些过客挂心。 十二月的一个晚上,郁欢看到黄展弛换了头像了,不再是系统提供的卡通人物,而是挂在他卧室墙上那张照片的上半部分。 郁欢在视频时问:“你头像怎么换的?” “我等级有十六级了,就可以换,你的号等级不够,要换头像只能开会员。” 还可以这样?那就拿手机话费开一年的吧,反正多的是。 新头像换上了。是一张手绘风格的画,一只全身黑色的鸟被关在金丝笼子里,周围还长满了艳红的蔷薇,背景是透过一扇窗可以看到碧蓝的晴空。 “挺好看的,就是……”黄展弛看到后第一时间给他评价。 无所谓好不好看,郁欢见他欲言又止的样,就猜得到他想说什么。 “闲话少说吧,下星期又要单元测试了。” …… 仁海市的冬季总是阴冷的,郁欢已经过了十五个这样的冬了。小时候还偶有下雪,他和曾经的父母住在老旧的步梯房里,一旦天空飘雪花,总是会和家人、小伙伴一起堆雪人。 年代太久远,鲜明的记忆早已褪色,画面也如那沾了潮气的冲印照片,渐渐模糊不清。 这一年的冬跟往常并没什么不同,一片萧瑟。郁欢并不在意外面是热是冷,花木是葳蕤还是凋敝,四季流转,不外是年复一年,岁重一岁。 徐建飞工作更忙了,有时都没法接郁欢放学,每周都给他留了一千元现金当车费,不管是否用完。用不完的钱郁欢想存起来,但是开银行卡得要户口本和监护人。于是他想到了黄展弛。 “没问题,你钱存我这,只会多不会少。”黄展弛一口答应下来。 多不多,少不少的,郁欢其实没那么看重,他只是想在需要花钱的时候,能有点尊严。 留了些做车费和必要之用,其他的全都交给黄展弛。他的物质欲望并不高,小的时候家境不太好也都过来了。 令他宽心又不解的是,徐建飞从不过问他钱都花哪了,每周一雷打不动的一千都放在鞋柜上。存着,就是出了国,没钱也会被人看不起。 不知不觉,圣诞节临近了。这洋节日,一向标榜与国际接轨的盛兰中学都给布置得流光溢彩,真当成自己要过的了。 郁欢不愿去凑这热闹,也没有可以一起过节的人,只是周围都在闹哄哄地准备,他静不下心。 晚自习时老师都不在,大概是聚会去了,教室里无人管束,都一个个像放出笼的鸟。郁欢只能收好习题册和笔,打算去教室外静一下,又想到外面也是一样的喳闹,还不如安心待着。 “呲——”的响声发出,同时大把的泡沫彩带往他后脑袭来。他一回头,一群好事的女生嬉笑着跑开了。郁欢无奈地扒拉掉彩带,别人觉得有意思,他只觉得无聊。 “你们看,谁会在窗玻璃上写郁欢这个怪人?” “眼瞎呗。” 两个女生的谈论吸引了郁欢的注意。这是女生当中流行的一种仪式,在天冷的时候,玻璃上结了一层水雾,然后就把心里暗恋的那个人的名字写在玻璃上,也可以写自己的偶像。 郁欢走过去看,从字迹可以判断出是一个女生写的。喜欢谁是别人的自由,他不作回应,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都会淡化的。 离他名字不远处还写了个“Samuel”,听过这名字的人不少,但是记得住并写得来的,只有黄展弛。因为,这正是郁欢的英文名。 …… “Samuel……我查查什么意思。”黄展弛翻开英汉词典后边的附录,很快就找到了,“寓意挺好的,被上帝听到的人,上帝之名。” “真的能听到吗?”郁欢往后倚靠在电脑椅上,像是在询问,又像是在自语。 “能,要是你听不到,我传达给你。你看,这个,是我的英文名了。” 郁欢看向黄展弛手指的地方,Gabriel,大天使加百列,负责传达上帝的好消息。 …… 如今想来,着实天真。靠上帝、靠神灵、靠别人,都不如靠自己。 平安夜了,上帝的旨意,会告诉他吗? 出了校门,没看到徐建飞的车,大概又不会回来。郁欢拦了一辆出租,本来是要报别墅地址,说出口的却是:“到基督教堂。” 教堂矗立在汇入大海的一条江边,前方是一座斜拉式跨江大桥,朝海的那方还有个港口。在现代都市的霓虹闪烁中显得更加庄严肃穆。 一下车,郁欢就听到了唱诗班的童声合唱,歌声飘荡在教堂周围,给人如沐春风,安抚荡涤心灵之感。 “……Weyandliveeachday,Afuturebrightandfree……” 踏着歌声走进教堂,正对大门的便是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塑像,白玉雕成。台上是带领大家做祷告的白发牧师,还有弹钢琴的年轻女乐手和儿童合唱团,而台下,一半都是来仁海旅游或居住的外籍人士。 郁欢找了个空位坐下,双手交握,闭上双眼,放空自己。那些伤痛,那些不堪,似乎都离他远去。他的未来,光明、自由的未来,似乎触手可及。 直到十二点的钟声响起,所有仪式宣告结束,人们才陆续散去。 …… 诺基亚经典铃声拉回了郁欢随着海潮远去的思绪。 “郁欢,你睡着了吗?敲了好久的门没人开。”是黄展弛的声音。 “我在海边。” 黄展弛好不容易通过定位找到了人。郁欢正坐在礁石上,望着冬日煦光下湛蓝的海面,理成平头的黑发被吹得七零八乱,纯黑的立领毛呢大衣以及黑灰的牛仔裤显得人格外纤长。他所在的位置,正是从他家窗户看出去就能看到的那片海滩。 “你不会一大早就来了吧?”不敢想象那么怕冷的人在这吹了多久的海风。 郁欢侧头看向黄展弛,“你见过清晨的海吗?像笼上了一层滤镜,那种忧郁的蓝,让人迷眩。” 清晨的海有多蓝,黄展弛活了近十六年都不知道,他只知道,再吹下去,他又得照顾病号了。 “你不回去吗?”这句话,混着浪涛声一起传向十米开外的人。 郁欢跳下礁石,黑色哑光短靴踩在沙砾上,扬起的沙又被风吹散。 他难得露出温和的笑,“今天过节,放一天假。想去哪儿?” 黄展弛没答话,捧着郁欢的脸侧,额头抵额头,试了会儿才说:“幸好没发烧,不然今天就在医院过了。” “去哪里?”郁欢追问。 “我不知道,你决定。” 两人一前一后往滨海公路走去。 站在路边等车,郁欢回过头又望向那蓝得惑人的海,呢喃自语:“涉过这片海,就是太平洋,彼岸,就是美国了。” 彼时,两人分隔地球两端,昼夜分错,无法齐享同一缕阳光,也无法共赏同一轮月亮。 “我相信,你一定会到美国去的。”黄展弛装作查看是否有车来,幸好风大,吹走了他话中的酸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