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大作战_第四章车轮大战,诗心涣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车轮大战,诗心涣散! (第2/2页)

头,拿出他平日评点众家诗文的派头来了。

    第二句,“城边一水清漪漪”。

    “也是一般!”陈成哂笑,这口水诗一般的品质,也配和自己JiNg心炼字的大作相b吗?

    第三句,“儿时过此已知Ai”。

    “这和童年有什麽关系!小P孩说什麽Ai不Ai!”陈成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却道蓬莱在岭西!”

    “这……”陈成刚要嗤笑,忽然一愣,说不出话来!

    靠!

    老子现在怀疑,到底咱俩谁在“扮猪吃老虎”了!

    听了丁g这最後一句,陈成很怀疑这波人分明个个都是诗艺好手,拉帮结派戏弄他来了。

    群山环绕中,筑造了这座城池——而拥抱着这座城池的山,峰峰奇绝秀丽。

    在城墙之下,清澈的河水环城拥抱,点点涟漪。

    小的时候从这里经过,虽然并不懂事,可是对於桂州城的自然之美和建筑之美,已经产生了与生俱来的喜Ai之情!

    我天真地对家里大人说:你们传说的蓬莱仙境,应该就是在我们岭西吧?

    陈成听完了对方这一整首诗,只想说一声:

    阿西吧!

    这特麽……

    写得童趣盎然,天真烂漫啊!

    诚然如自己先前的判定,丁g这一二句平平无奇,只是“口水诗”。

    对b起陈成JiNg心雕琢的句子,技艺上无疑是要逊sE一点的,诗榜给丁g“诗之力八段”的评价也算客观。

    可是三四两句这“装傻充愣扮天真”的句子,哪怕陈成抱有偏见,却也不得不承认,感受到了对方的真情流露!

    不是那种为了写诗的y装傻,陈成真的相信一个傻兮兮的小男娃,看了这无边的胜景,自豪地说我们这就是仙境!

    如果不是在与对方竞争的话,肯定要好好褒奖对方一番啊!

    即便他仍然努力使自己保持对此诗“不屑一顾”的样子,可是周遭一群少年才子已经感慨起来了:

    “哇,丁兄此诗当真是灵动异常了!”

    “写出了我等的心声!我小时候第一次同父亲到始安,与丁兄的感受一般无二!”

    “哎呀,丁兄能以小儿之口吻说出YAn绝之景,我却是没有这等巧妙的构思……”

    一群人围绕着丁g,也不知是真,不只是假地热烈吹捧,陈成JiNg雕细琢的炼字之作“灵岩秀峰重复重”竟然无人问津……

    “好啦好啦!”陈成再次拉下来脸,老大不高兴:“你们抱着偏见,刻意抬高这位丁兄的诗!我不服!”

    将自己绝妙的b喻“绿芙蓉”以及“削”字的JiNg准用法,一一剖析,指责这群岭南人不识货,众人见他急了眼,忍不住都笑了起来,逍遥楼上洋溢着快活的气氛。

    其实,中国旧T诗的美,就在於它的含糊蕴藉,真要把它剖开了讲,反而不觉得美了。自己越讲,听众们反而愈加不以为然,陈成颇为无可奈何。

    结果是显而易见的,一多半的人都甚Ai丁g“儿时过此已知Ai,却道蓬莱在岭西”的天真之语,“灵岩秀峰重复重,碧玉削出千芙蓉”被打得满地爪牙。

    同时也没有人去计较陈成“万里追从卫国公”的英雄情怀了。

    “陈兄台可有不服?不服的话,还是可以将二首诗交到诗榜那里评断的哦!”邓铎笑道。

    陈成看看邓铎,看看丁g,张张嘴,无力地摆摆手:“不用了,谢谢。”

    难道我真的就这麽不堪吗?

    1

    不抄袭“後人”的诗作,我连这群什麽“诗之力”“诗士”都b不过?

    虽然只b了两首诗,但是已经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b技巧的话,自己相较“诗士二段”的水准,是有所欠缺的。

    看人家那个对仗的工整,音韵的和谐!恐怕自己就算真的专心致志雕琢,也不一定就超越了人家。

    而和“诗之力八段”相b呢,自己的技巧b人家高一点,可是在灵气上,又b不过人家了!

    有时候,灵气往往b技巧更加重要。

    因为输给了“同级别”诗之力八段的丁g,他的段位再一次被削减半段,从“诗之力七段五”变成了实打实的“诗之力七段”。

    连掉两级!

    可能,这就是他的真实水准。

    “陈兄台,还要b吗?”一群才子嬉皮笑脸问他道。

    1

    陈成白眼一翻:“b啊!怎麽不b!你们都挑战我两次了,这次该轮到我来挑战你们了吧?”

    作为一个天生的乐天派,陈成的优点就是百折不挠,什麽事情都不会让他气馁!

    我就不信邪了!王维孟浩然两位大宗师的高足,面对这秀丽的桂林山水,写出的诗连你们这些人都b不了。

    “你要挑战谁?”邓铎就像是这批人中的老大,笑呵呵问。

    “我又不认识你们谁是谁!”陈成撇嘴:“限制越级挑战,最多只能高三级是吧?行!在场哪位是诗士一段,我就要挑战哪个!”

    众人与他交手了之後,也对他的实力有了大概其的认识,先前的敌意略有退减。倒也没有揶揄说他“连越三级,自不量力”,基本认可他还是具有与诗士一战的实力的。

    “在下昭州今平乐县钟规!诗士一段!讨教阁下的妙作!”

    “好,来就来!”

    陈成和岭南众才子又摆开阵势,重新命题作诗起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