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一十章 观张角治军(二) (第2/3页)
为,李孟羲是对此不满。h巾明明已投涿州义军,怎能还大造兵器。 事关数万人生Si,张角小心翼翼,俯身道,“小公子,我军明日就不再做木枪,如今这战事已了……” “不。”李孟羲眉头一挑,回看张角,“怎能不做?还得做!” 李孟羲想起了义军几万新兵,好多人还没武器呢。 怎麽着,最少最少,也得人手一杆竹枪吧。 想到这里,李孟羲认真道,“你军中木匠多,明日,我带木头来,多做木枪。” 张角不能反驳,只能同意。 继续看h巾木匠们忙碌,看着看着,李孟羲瞅见最角落那处,有h巾木匠,像是在做盾牌,李孟羲看到了木匠们拿长木条在拼凑什麽。 木盾牌义军也能做,木盾b碗筷旗杆之类的难做多了,很要技术力,方才见h巾匠营之大,现又见h巾匠力之高,李孟羲好奇,踮脚观望,离得有点远,人挡着,看不清,他自顾过去。 张角不知李孟羲为何朝木匠堆里走,见李孟羲过去,张角也跟着过去,亦步亦趋。 李孟羲穿过木匠营地,到角落里。 走近一看,哪里是在做盾牌,木匠们是把木板用细绳子给穿了起来,做马甲一样的东西。 李孟羲第一印象,就很像小鬼子的木甲竹甲一类的。 李孟羲惊讶,“这是木甲?”他指着,回头看向张角。 张角走来,要木匠们把木甲递过来,亲手拿给李孟羲看,并解释道,“军中少甲胄,特做木甲配於兵士,木甲虽不能挡弓弩,然防刀剑足以护身。” 李孟羲接过木甲,入手沉甸甸的。 所谓木甲,就是一些长的木条,然後用绳子给一根接一根绑了起来,又y又沉,又不贴合身T,就x腹那麽大一点,还只有单面。 此木甲穿在身上,敌弓弩过来,木条或许能挡住部分箭矢,但若箭矢S到缝隙里,肯定无法防御。 再有,木条横着绑一起,中间缝隙大,近身搏杀时,只能挡竖砍斜砍,不能挡横砍,且不能挡枪刺。 且木甲是用绳子上下绑了几道绑成的,绳子外露,捱上几刀,木甲就散了。 李孟羲拿着木甲翻来覆去的看,他觉得,虽防御力,防御面积,耐久,轻便,各种方面,木甲都很垃圾,但再垃圾,稍能挡弓弩,能挡几下刀剑劈砍,一套简陋至极的木甲,能挡三两下刀剑劈砍,就等於让士卒多了三两条命,足够用了。 李孟羲惊讶於张角竟能想到如此简单的方法来解决甲胄的不足,再回想早些时候,义军甲胄也是不足,战兵不能人手一套甲,只能是尽可能把盾凑齐,无甲的拿盾护身,有甲的充任枪兵,以此来解决甲具不足的尴尬。 可现在回想起来,无甲毕竟是无甲,当时要早些知道做一些简陋的木甲出来,能少许多伤亡。 木甲极简单,木棍加绳子编起来就是木甲了,甚至牛骨头编起来,也是甲,义军不缺木头,不缺绳子,也不缺木匠,若作木甲,没难度。 张角部後勤能力颇有突出之处,令李孟羲侧目不已。 李孟羲又从h巾军中学到了一些。 虽说,铁甲皮甲步人甲之类才是战场上的好甲,而木甲竹甲之类,很烂,但这并不意味着低级甲胄就没了用途。 低级甲胄工艺粗糙,工艺粗糙意味着成本极低,成本极低意味着可以以极小的成本,装备大量军队。 全军铁甲有时难以承担,如h巾军,如目前义军,唯一能使全军人人披甲之方法,唯有用木甲竹甲骨甲等低级甲。 李孟羲此时想到了倭人的竹木甲,倭人弹丸之地,钢铁资源匮乏,然其兵员,人人有甲,虽说倭人竹甲一刀就烂,但有竹甲防护,再怎麽也b无甲强的多。 无甲一刀就Si,有竹甲,一刀来,竹甲破裂,刀剑力道减去大半,只伤不Si,不Si就能反击一刀,这就是垃圾竹木甲的意义所在——成本低到令人发指。 前有木枪,又有木甲,张角治军很有一些高明之处,李孟羲好奇,h巾军中还能有何处值得一学。 “走,再转转看。”李孟羲相邀。 明明是在h巾军中,李孟羲倒像东道主了,张角却像客人,跟着李孟羲亦步亦趋。 转至伤兵营,张角到时,伤兵们挣扎着起来,张角过去安抚众人。 如所见,张角在h巾军中深得人心。 至牛骡处,李孟看到,牛骡大群聚集一起,有木栏围着,有甲士看管。 很大群的牛骡牲口,聚在一起蔚为壮观,张角说h巾牛骡多,竟然是这麽多。 李孟羲沉默,看来h巾未到完全山穷水尽之时,有这麽多牲口,杀牲口也能再吃半月吃不完。 h巾军牛骡由甲士严密看管,看来张角深知牲口重要,深知运力重要。 此一点,不知超过多少把牛骡吃的一乾二净的h巾军。 义军自出涿州,历战多矣,从未遇到像张角部有这麽多牛骡的h巾军。 再走,李孟羲忽然来到一角营寨,见营寨中,尽是妇孺,转回来了,到h巾妇孺营了。 见妇孺营,许多小孩子,别处都还没生火做饭,h巾妇孺营,已吊起陶瓮拿粮做饭。 由细微处见之,之所以妇孺营先开饭,是因为h巾军对妇孺营另有安排,之所以妇人们各自拿着粮袋从粮袋里取粮做饭,是因为妇人们至少有粮,不缺吃的。 李孟羲想起义军妇孺营了,没想到,张角部与义军,竟能处处相似。 李孟羲忽然又见,有妇人拿着藤甲往小孩儿身上穿。 藤甲,这玩意儿义军中都没有…… 李孟羲好奇不已,过去一看,哪里是藤甲,是麦秸编的T恤一样大的“衣服”,没有袖子,麦秸衣大小和形状都跟T恤类似。 见李孟羲对此极感兴趣模样,跟在後面的张角适时解释,“此乃草甲,麦秸编就。 如今近腊月,天寒地冻,军中少布,特编草为衣,以御冬寒。” 张角这麽一解释,李孟羲突然想起了,好早以前,见h巾俘虏大多衣衫褴褛,那时只是入秋,天还不冷,与刘备关羽等人早商量过,民夫人数众多,万一天冷,再筹集布料已来不及,要为冬日早做准备。 那是打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