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武皇第一女官_已生变灾(高昌国,是有些晦气在身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已生变灾(高昌国,是有些晦气在身上...) (第3/3页)

,耳朵却没有漏下一句话。

    姜沃由理论课转为正式实践课。

    并没有外人,她也早拿媚娘跟宫正司自己人一体看待,就非常大方分享了她知道的消息。

    心中却想着:也不知是不是她命格如此,但凡想出头,就总赶上圣人心情不好!

    姜沃和袁天罡同时抬头。

    很快姜沃就发现,高昌国的晦气绝不仅波及到侯君集。

    1

    尤其是这几年,高昌王鞠文泰越发飘了,不但不恭敬,竟然还暗戳戳开始觊觎大唐的土地,甚至出兵越过边境来sao扰银州。

    刘司正说完后才一悔——想到媚娘近来苦练投壶,围猎都取消这后头的投壶赛也更成了没影儿的事儿,可不是也白忙活一场——便连忙劝媚娘道:“其实这会子不在圣人跟前露头才好呢。好事不怕迟,等这些事儿都过去了,圣人欢喜的时候,你再露一手投壶。”

    大概是几百年的努力不成,让高昌国逆反了。

    只是还没有成功加入北魏,北魏自己就没了。

    “正是因为有大功,这人才容易自满起来。”

    刘司正从开着的窗口往外看了看,院中只有桃树静默站着,偶尔飘落几朵桃花,并没有小宫女在洒扫走动。

    但杜楚客却是魏王死忠粉加毒唯,到处跟人安利魏王的好,还给在野的文人们散魏王的诗词,活脱脱一个产粮大手,拼命给魏王吸粉。

    比起性格较为落拓随意的袁天罡,李淳风在做官处事上也滴水不漏。

    但番将怎么也不该夜里留在东宫啊,东宫又怎么会传出东突厥的号角鼓乐声?

    于宁没有这份一心二用的本事,她停下了笔,才诧异问道:“可是侯将军刚攻破高昌,大胜归朝啊。”

    1

    夜里,姜沃跟媚娘讨论的便更深一层。

    “唉,太子救不得侯将军,就更显得风雨飘摇了。”

    自打姜沃把《星经》背熟后,李淳风就开始教她用改制的浑天仪测定星角,并在固定的春分等日留下她夜观星象。

    观星台建在九成宫东侧,地势高,便于观测星辰。

    “袁师!”李淳风再次低喝。

    李淳风则带着姜沃开始学习。

    高昌国因地理位置极佳,一直是周边各国虎视眈眈的对象。于是高昌国久想抱住一条金大腿保全自身。

    “太子只怕心内愈加怏然不安。”

    把二凤皇帝给惹火了。

    钱财固然好,但不该拿这实在烫手的啊。

    1

    只见东方的天空,忽然出现大如斗的流星,拖着长长的尾巴迅疾坠落于东北,破碎的星光在空中迸开。

    媚娘笔一顿:“太子久不出门,怎么为了侯将军求情呢?”

    她们所说的侯将军,正是曾官拜兵部尚书、光禄大夫,四年前加封陈国公,去岁刚拜交河道行军大总管,大败高昌的大将军侯君集!

    时间来到了大唐贞观年间。

    但又没高到能俯视宫中的全部情形,这令东宫若隐若现,颇为勾人。

    二凤皇帝是个心胸宽广的奇人,曾亲口说过:“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2]

    姜沃悄悄溜到袁天罡旁边:“京中是有突厥将领,但这个时辰怎么会在东宫呢?”

    “据说连太子求情都不能宽恕。”

    她不禁也叹了口气:“侯将军也实在是,太贪冒了些。”

    这几百年来,高昌国一直是想要投靠中原王朝的。哪怕魏晋南北朝时候,中原内部都乱的不得了,高昌国还是很卑微服从,一直给北魏上书,想要成为北魏的一份子。

    1

    这次侯君集大胜归朝,若是携功为太子站队,必然能让太子有所依靠安慰。且他大破高昌,原本就是二凤皇帝要围猎的原因之一:文成公主顺利和亲,大将自高昌班师,双喜临门,搞个围猎庆祝一下,哪怕是魏征都不会阻拦念叨皇帝不要沉迷游猎的。

    却听李淳风的声音涩然,与以往截然不同:“不,你们抬头看星辰。”

    “而太子那里……”三省六部里头的大臣,一多半向着李泰,剩下的房玄龄、高士廉这些德高望重的,没有站队李泰,却也没有死保太子的意思,完全一颗红心向着二凤皇帝。

    次日,姜沃便知道昨夜东宫发生了什么。

    “可惜,圣人恼的什么似的,再不肯恕,连太子都又得了斥责。这不,圣人连围猎也不肯去了,倒是让围场上的人白忙活一场!”

    东宫,已生变灾!

    很好,立刻锤死,自那后卫满朝鲜变成了汉四郡,彻底不用考虑上贡的问题了。

    媚娘莞尔:“刘司正说的是。”

    媚娘想想太子的处境都心塞:少有的向着他的大佬回来了,原以为能为他在父皇跟前说好话,正好趁着围猎父子冰释前嫌,结果这倒好,侯君集自己被抓,害的太子不得不捞他又挨了一回骂,嫌隙更深。

    袁天罡也知道自己为什么来,于是到了后,就像一只晒太阳的老猫一样,找了个软枕半卧在观星台上晒星星。

    1

    然而近来,袁天罡和李淳风要求姜沃辛苦些,多上几次夜班。

    姜沃想想就无语:高昌国这是多么‘好’的眼光,在中华大地那么多皇帝里挑一个反抗,偏偏挑了李世民!

    姜沃把装了绿豆与菊花的枕头挪了挪,觉得耳畔沙沙作响,像是雨声。

    姜沃:?这是干什么呢?听起来好多人,好热闹啊!

    “唯有一个侯将军,女婿抵在东宫了,他本人也跟太子关系极好,最向着太子了。”

    刘司正笔下刷刷的不停,还对俩人说:“快写啊,要是耽搁了抄写,我可不讲了。”

    “袁师!”李淳风简直想把他扒下来!面上板着脸,心里咆哮:咱们是老师啊,好奇也要忍住好不好。天天教徒弟淡如云清如鹤的,你自己倒灵活地像只看热闹的猿!

    见字还没说完,就见方才还卧着晒星星的袁天罡,一个鲤鱼打挺起来,两步跃上了观星台最高处,也就是摆着观星仪的架子,兴致勃勃搭着手往东宫方向眺望:“啊?东宫处怎么这么乱,还火光冲天的,那是做什么呢?”

    “怎么会……太子怎么会做这样的事儿!”

    袁天罡根本不理李淳风的制止,摆摆手:“嘘,你听,似乎是突厥人特有的号角声。真是奇了。”

    1

    她跟着两位师父来到观星台。

    “就在这几日,星象或有异变,若是错过了,只怕再难见到。”

    汉武帝目光主要放在匈奴上,若是卫满朝鲜不跳哒,汉武帝未必理会。结果它主动跳出来——

    巧了,当时的皇帝正好是汉武帝。

    原版未篡改内容请移至醋。溜''''''''儿,#官!网。如已在,请,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