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 N脑科举 (第1/1页)
科举考试时,每位考生会被分发到一间小隔间,小隔间三面为壁,一面开口面向试院内的走道。隔间内有两片一高一低的长木板,低的就是考生的椅子兼卧榻,高的木板就是考生的桌子。 考试期间,考生除了出恭严禁在外逗留,为时三天的科举,考生大多数时间都在这小隔间内。 周靖身为考生,自然也被安排到了这麽一个小隔间内。试卷一发下来,考生的脸sE各异,周靖看着隔这走道的考生,表情一个b一个难看,搔头的搔头,扶须的扶须,总之整条走廊竟无人挥笔。 打开试卷一看,有特麽这麽玩的吗?这对子也未免太没人X了吧,不知道是哪个狠心的老学究,一上来直接下个绝对。 只见试卷上联写道:锦楼满灯城。 这短短五字上联看似简单,但每个字却包含了五行的金、木、水、火、土。就连见识广泛,带着b别人多一千余年知识的周靖也蒙了,对子自己看过,却没看过这麽绝的。 他不禁心想,那些的穿越前辈都有什麽系统、Bug、超能力。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啥我一穿过来啥也没有,实在是太难了。 这不才刚到没多久,差点被吐蕃散兵杀、被王县令暗算,得罪了鄯州司马被贬来养马,又被李世民弄来考啥科举,我上辈子到底做了啥孽啊? 胡乱想了半天,实在没有头绪。於是周靖拿了五张纸,分别写下自己记得带金、木、水、火、土边的字。想来一个字典组合,说不定在这里面能找出一个答案。 这说是这麽说,可这麽一个变态的五行诗句,是那麽容易对上的吗?纠结了许久,周靖还是没对上,他便开始随机配对,东连西划的,他不相信那麽多字会没一组能用。 拼拼凑凑了许久,总算是给对上五个对应的字了,他r0ur0u酸痛的右手,看了看纸上的五个字,满意的点点头,好险最後还是给他拚出了一个答案。 解决了第一题,周靖把目光移向考卷上的其他题目。此时隔间的墙旁忽然出现一张英气蓬B0的脸,一名长的特别俊俏的白面书生嘻皮笑脸的看着周靖道: 「嘿!兄弟,你那对子对上了吗?」 周靖被忽然出现的白面书生吓了一跳,呆看了一会,才轻声回道: 「没对上,怎麽了?」 周靖心想,要抄?别说没门,窗户都不给你留。 白面书生一听,自豪的傻笑道:「嘿嘿,我对上了,厉害吧,给!让你见识见识。」 说完便把一张纸条递给他,周靖一惊心想,大哥你特麽是来考功名,还是来闹的? 这要被考官看到我可说不清啊。他赶紧伸手出去,把白面书生手中的纸条cH0U走,深怕被考官误会。 纸条到手,周靖一看,差点没笑喷,题目的上联是:锦楼满灯城。 这位仁兄纸条上的下联竟然是:铜杯酒烧坛。 字的部首是对上了,可这意境简直是惨不忍睹。 白面书生听到周靖这边的动静,一脸无辜的问道: 「有啥好笑的?我这不是给对上了吗?」 还真是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好端端的考个科举也能遇上这种奇葩。周靖自问没有什麽特殊僻好,可是不知道位啥,看着这位一脸无辜的白面书生,还觉得有些呆萌。 「这位仁兄果然JiNg辟,这都对的上。」周靖笑着奉承道。 「哼那当然,就我那麽聪明,怎麽可能被这对子考倒?对了,我叫杨桂,你叫啥呢?」 「我叫周靖」轻声回了杨桂的话後,周靖不敢多说,赶紧接着解题。 三日後科举总算告一段落,有些考生纷纷交卷,有些考生还在做最後的挣扎。周靖在考卷上除了开头时,就没再碰到难题了,诗题不外乎是一些天地山水,日夜昼霞之类的题目,自然是难不倒周靖。 最神奇的是那白面书生杨桂,竟然也和周靖差不多时间交卷,看来没准还真的有两手,要不也不会交卷交的那麽洒脱。 三天不停的考试,铁打得身T也撑不住。周靖和杨桂简单的打了声招呼,便往门外走去。一出了试院,周靖便看到一家老小在门外等他,一旁自然还有辆马车。 周靖自从来了这里,基本上就没有什麽家人了。初到异地的孤独,让他刚开始有些喘不过气。 假如森林中一棵树的倒下没有人看见,那这棵树真的有倒吗?还是从来就没有人知道它存在过。最难过的感觉,莫过於自己不明不白在唐朝Si了,却没有人在乎甚至知道。 但现在眼前的这群人,等於就是自己的家人。一路走来的惊险苦难,都有这些人陪在自己身旁。不知是太累了还是感动,此刻周靖竟然感觉有GU泪水在眼眶打转。 杨舒雪看着他有些心力憔悴的样子,心中充满不舍,她温柔的牵着周靖的手,把他带上了马车。魏老手中的缰绳一抖,随着哒哒的马蹄声,马车缓缓朝周宅驶去。 长安晨晓的曙光迎来了新的一天,由皇城中传来的暮鼓敲击声,将人们从睡梦中唤醒。各坊的坊门缓缓开起,急着上工的工匠与学徒们鱼贯走上清晨的大街。 当时长安的一个坊,等於是今天的密闭式社区。而在朱雀大街以北的皇城内,有座华贵的官府楼阁,阁内坐了三位老儒,手中不停的翻阅及批改这几天收上来的考卷。 其中一位长须文儒看了份考卷,口中的茶喷了出口说道:「这也太胡闹了,你们听听,这题目是锦楼满灯城,这答案竟然写铜杯酒烧坛,你们说现在的年轻人到底怎麽了?」 「这部首是对上了,不过这意境......」一瘦弱文官说道,边说还边搓了搓他那八字胡。 「我倒是觉得这人独有一份创意......」一名满脸皱纹,满头白发的文豪笑道。 瘦弱文官:「......」 长须文儒:「......」 「裴阁老所言极是。」瘦弱文官急忙溜须拍马道。 半饷过後,满头白发的文豪也喷了口中的茶,吃惊的说道: 「都过来,来看看!谁说我大唐无才!哈!哈!哈!这对子有点老夫当年的风采啊!」 其他两名文官靠近了,看到纸上的对子,一时也甚是惊讶。 只见纸上平稳的笔迹写道:锦楼满灯城,镇村漫烟境。 瘦弱文官缓过来说道:「裴阁老,不知如此妙言出自谁手?」 满头白发的文豪缓慢的将考卷转至前半段,一旁赫然出现周靖二字,下面小篆标注写道:秦王察荐。 当白发文豪看见周靖二字,花白的眉毛微翘,资深如他还带着阁老的身份,怎麽可能不知道周靖的来历。不过他只是不发一语的静静琢磨周靖的考卷。 长须文儒口吃道:「这......这难道是出自那......养马的男子?」 瘦弱文官念念叨叨道:「怎麽可能...都说是养马的了还能...」话没说完,他自己也看到那考卷上的名字。 白发文豪嘴角微扬,没有回应他们的评论,自己幽声笑道: 「吾已老矣......该是年轻人的天下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