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口纯rou无剧情,未成年退散莫来_剧情它自己长出来了【婚后正剧向N】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剧情它自己长出来了【婚后正剧向N】 (第7/7页)

嘴巴忍了回去。黑衣剑客眼观鼻鼻观心,闻若未闻。而正对面坐着的这位白衣人却是一副意料之中的模样。

    只是虽是意料之中,他还是沉默片刻,方才道:“原是猜测。”陈青阳不由也是沉默下来。

    这就算是默认了。

    一时间,全身力气如被抽去。她一声不吭扶回椅子,复缓缓坐下,既有放下重担的解脱感,却也有一种殊为无力的疲惫感,不知该怎么接话,也不知该往何处去想。

    对她来说,这件事本就超出了她能考虑的范畴。作为一个人生十几年都在青城山上练武度日的女子,她对自己的设想是再过两年便由师父指婚嫁个可靠郎君,或许是镖师,或许是护卫,往后养儿育女,若还有精力,或许再收个门徒,如此一世便可。两国交战、当朝宰相这种事,对她来说是太高远的事,若非此次被指了去前线,她是一辈子都不会去想“当朝宰相若是谋反则我应当如何?”的问题的,她最多也就是想,若路见不平,则我当如何,若村民饥饿,我又当如何。身边人身边事,已是她能尽心尽力的最大范畴。

    可眼下她就是遇到了那个高远的问题。遇到了,摊上了,不得不去想。身不由己。

    白衣人看她沉默,笑了一笑:“在下姚涵。还未请教姑娘姓名。”

    3

    她只好再次抬起眼看他。

    这次是真的仔仔细细地将他从头打量。

    对方二十余岁年纪,并无传言中的穷凶极恶又或俗媚妖艳,骨骼秀挺,殊无矫饰,惟独五官多以锐角收尾,平添了一种独特的风流,若要形容,大约是一种洁净透澈的锋利。如果是在他处遇见,陈青阳当会觉得这是哪家书院的青年才俊。

    但也是他,一出手就截杀两名刺客,又温温柔柔地问出“你是不是招惹了陶相”。

    如何世人方得团圆?那句话忽地又再现眼前。

    陈青阳倏尔一阵心悸,深吸一口气,忐忑道:“姓陈……陈青阳。”

    “陈姑娘,能否陪他走一趟?”他微一颔首,带着笑意的目光转向了何素。何素蓦然抬头,也看向他,却是双眉紧皱:“玄泽,不要开玩笑。”

    “你知道我没开玩笑。”

    姚涵微微垂下睫毛,视线落在空中虚处。何素的呼吸渐渐变得粗重。旁边李稚还没从这女人招惹了陶相的震惊中缓过来,就又陷入了新的震惊——这可是潜在的情敌啊师兄,你怎么要她陪何素一起走一趟?!走了还能回来就有鬼了!

    却听姚涵徐徐说来:“陈姑娘前线回来,带的是陶相的消息,结果被七位一流高手围攻,这是何意你我都清楚。”

    3

    何素没有表示,只是死死盯着姚涵。姚涵继续道:“光成来的路上,正遇青城鸣钟。说明陈姑娘的同伴中有人已经回山,将消息告诉了掌门。掌门鸣钟召集上下,此何意?”

    陈青阳“啊”了一声,自然接道:“昭告天下——”

    “不错。那陶相若知道有些事要被昭告天下了,他当如何?”

    陈青阳遽尔悚然:“……举事?”

    “常清,你看。”

    话已说破,姚涵便没有再往下说。何素当然知道他的意思:青城派的动作很快会传到陶相耳中,到时陶相就会知道消息已经兜不住了,而事态发展到那时,他就只剩一条路,便是发动政变,在禁军察觉之前,或是与禁军勾结之后,将皇帝捏在手中,之后随他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还是杀之剐之都可再议。那么,这会带来什么后果呢?今皇在位,百姓日子过得确实不好,可谓不得民心,但换了陶相,真就能好么?陶相是文臣,不知兵,他设想的天下,是与胡人割地求和来的,是从今皇手下那些帅臣手里偷的,且不说他偷不偷得到这个天下,即使他侥幸偷得了,那到时可能保得住一方安稳,可能续得了十年国祚?落在胡人手里的百姓呢,又怎么说?

    姚涵心中终也是叹了一口气。

    如果可以,他何尝想放手让何素赴险。可陪都临江这里,能在军中说得上话的,能说动军队去勤王的,除了世代将门满门忠烈的何家独子,还有谁呢?

    何素却是几乎凝固一般,良久方道:“我已经不是将军了。”

    陈青阳隐约觉得气氛诡异,目光迅速在两人之间打了个来回。却见姚涵摇头道:“你自己想不想去呢?”

    3

    何素只觉出声都艰难。

    他确实是……

    有些想去的。

    可是——

    李稚听得云里雾里,没明白两人打的什么哑谜,脑子现在还在情敌那处,昏头昏脑便欲插嘴,罗昱眼疾手快将他一捂,对姚涵点一点头,开门将李稚拖了出去。屋里只剩陈青阳与姚涵何素三人。陈青阳顿觉尴尬,起身便也要走。

    姚涵听见响动,也不留她,只是柔声道:“劳姑娘去庭中小坐。可叫幼臣端些吃食来。”陈青阳点头谢过,赶紧退了出去。至于叫李稚端些吃的,她是不敢的,那厮看样子只想撕了她,吃什么吃。

    一抬眼却见师兄弟两人也是在院中站着,眼巴巴望着书房方向,李稚满脸恨铁不成钢,罗昱则有些惆怅。陈青阳心头一动,避开李稚,只往罗昱那边去问道:“阁下可知,姚……师兄究竟是何意?”

    不料罗昱还未答,李稚听见,专程绕了路过来瞪她:“与你何干?”

    罗昱抬手把李稚拦回去,答道:“应是陶悯举事在即,何素想要勤王,却觉对不起师兄,故此犹豫。师兄替他做决断罢了。至于你……你算证据。”他说话全然不带敬语,陶相便是陶悯,何将军便是何素,一番话平顺清晰,理直气壮说下来却是炸得陈青阳发昏。

    勤什么王?

    3

    谁对不起谁?

    我算什么?

    证据?

    陈青阳茫然,却是才欲震惊便又被下一句吓住,到最后头皮发麻,压根不知该从何开始震惊。如此懵怔良久,她结结巴巴凑到罗昱耳边,踮脚过去,却是晕头转向地问出一句:“对……对不起姚师兄?从何说起?”

    15.

    “咦,你怎还未睡?”

    料峭春夜里,圆月结霜,柳枝浮沉。何素蓦地听见有人搭话,第一反应决不是惊喜——这可是将军府,竟然有人能避开重重守卫直入中庭,若有歹意,那还了得?

    因此他未及多想便霍然起身,拔刀出鞘,沉声喝道:“谁人?!”

    对方一怔,旋即失笑:“是我不好,太过唐突。”

    何素转头望去,墙头立了一人,身形修长,提了两摞不知什么东西,却是既不佩刀也未负剑,正揭下斗笠洒然相对。月色粼粼,映照于他,如梦似幻,却是今日下午刚见过的脸。

    3

    何素霎时窒住。

    不是下午拦马那青年却又是谁?

    刀锋寒芒闪烁,将军的手一时顿住,些许尴尬,不知该不该收。对方毫不在意跳下墙头,向他递出那两摞东西:“送你的,算谢礼。”

    何素定睛瞧去,是一串宽叶包裹的点心与一节竹筒,竹筒上白霜点点,想是沾水后承了凉气。

    他心下微动,缓缓收刀,摇头道:“不必谢我。分内之事。”

    谁知青年却是直接抬手将点心掷来,何素不得已仓促接住,抬头再看,那青年半侧着头,正笑吟吟瞅他道:“我专程送来与你,难道还让我带回去不成?”

    何素登时张口结舌。

    怎么好像……他不收便不对了一样?

    青年未知他心直如此,一时被他反应逗乐,不由莞尔:“小将军……”他无声地扶额笑了片刻,方才又抬起头来看何素,眼眸弯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