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7章 河湟,西羌  (第2/2页)
。    所以这十来年羌人进攻,一般都是骑兵直接冲进前线之外的湟中义从部抢些东西,或者派出小股兵马走大河那边进攻一下。    河湟地区,有湟自然就有河。    这边呢就是湟水地区,虽然也有着大山,但是湟河冲刷出的平原也有着不少,所以这边要比那边情况好多了。    至于湟水南方的大河区域,也就是黄河上游,那边是真正的山高沟深。    虽然在大河两旁也有着一些肥沃的平原,但是比湟河这边要小多了。    而羌人一直就是主攻的就是湟河区域这边,因为那边的情况太复杂了。    蜿蜒崎岖的黄河,地势复杂的山头,让行军非常的艰难。    最主要的是,即将进入大汉的那一片区域,那差不多算是真正的天堑。    黄河把一条山脉拦腰斩断,现如今两侧都是悬崖峭壁,大河两侧都是黄泥滩,也没有后世的冲刷出的那么平坦,根本不能走,所以很好防御。    羌人就算是啃湟河这边的硬骨头,也不会去那边,但也不是没有可能。    所以在那边设置了两座千人的堡垒应对羌人的袭击。    羌人大军过不来,万骑以下两座堡垒就能够阻拦住。    就算是大军真的前来,借助着天堑也能守一段日子,足够陇西郡和武都郡派兵支援。    所以,大河那边并不是主战场,次战场基本都算不上,历次大战,只有一个战场,那就是湟河这边。    而湟河这边,这整个的三百里防线的护羌站所,占据了这片的一个小平原。    若是再往西走,南侧一直是大山,而穿过差不多一百五十里距离,由湟河冲刷的一段狭长小平原谷道,就到达了湟中义从占据一片歪曲的十字型大平原。    这片平原是一片肥沃的草场,温度适宜,气候适宜,也是后世西宁的所在地。    而从这片大平原的中心点出发,顺着十字型的南部突出往南偏西方向走,不到百里就会到达湟中。    等到了湟中以后,再往西偏南方向走,一直走差不多三百五十里,就会到达大名鼎鼎的西海,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青海湖。    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做仙海,也有另一个名字,叫做瑶池。    相传,周穆王就是在此‘瑶池’找到了西王母。    而就在西海正北方的这片肥沃的草原上,也就是日后的刚察,居住着羌人中的先零羌部落。    这个部落是自从元鼎大汉和羌人的大战过后,大汉主要的羌人部落敌人。    因为他们离的最近,占据着肥沃的草原,部落中的情况最好,也算是最强大的几个部落之一。    虽然比以前要不如了,但是要比湟中义从部强大不少。    而其余的羌人部落,大大小小的少说也有两三百个,大的五六万、七八万人口,小的几千人,甚至百人、数十人都是一个部落。    而且他们还都有着自己的历史沿革。    而他们主要分布在以西海为起点,像正西以及正南绵延过去,长长的这两道上。    正西一直绵延过去,最远的都抵达了西域,而正南的绵延过去,最远的到达了西南密林,蜀地边疆大量的分布。    还有靠近天竺那边的高原之上的唐秏等羌人。    而在此之前呢,大汉主要把羌人分为两种,实在是部落太多没法分,所以就分为了东羌以及西羌。    而东羌,那时候是主要居住在上郡、安定等地,西羌主要居住在陇西、天水、武都、武威等地。    而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老霍直接打通了河西,不光是赶走了匈奴,也赶走了羌人。    而东羌人,与内地汉人杂居,慢慢的进入了封建社会,像湟中义从里的羌人,就是东羌人。    羌人匈奴人和中原其实都是同一个血脉,只不过一部分部落走向了中原,慢慢的努力发展,成为了农耕文明。    而一部分不愿走出,文明停滞不前,就是一直的游牧民族。    随后因为文化差异,制度差异等等一系列因素,以及农耕与游牧这天生的敌对关系成为了敌人。    而西羌人就被赶回了河湟地区,随后元鼎的一场大战,甚至差不多都算是赶出了河湟地区。    而现在的这些先零羌、封养羌、牢姐羌、钟羌、白狼等等,都是西羌。    1    现在的这些敌对羌人几乎全部都是西羌,所以称呼他们西羌没错,羌人也没错。    而羌人他们自己是不这么叫的,他们只称呼部落名称,西羌是大汉给他们的称呼。    霍嬗估计,这次的敌人依旧是这些老对手。    虽然他们已经差不多落寞了,但是新的大部落还未崛起,他们的实力依旧不容小觑。    ………    感谢读者大大的打赏:    照大江123,100币!    感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