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英雄之武穆传奇_第二十一章名震遐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一章名震遐迩 (第2/2页)

帮助他们。

    赵云屡次狙击金兵获胜,金国感到十分头疼,曾经以平yAn府路副总管的军职向他诱降,被他断然拒绝。金人进一步杀掉他的父亲,又把他母亲关进监牢来胁迫他,他仍然没有降服。绍兴四年的十一月,赵云也投奔到岳飞军营中来。

    梁兴抗金的力量与名声更胜赵云,一般民众都亲热地称他为梁小哥。绍兴五年冬,由於挺不住金人铁骑的扫荡,梁兴和另外几名忠义社首领率领了上百名骁勇骑士,直奔鄂州的岳家军营而来。岳飞喜出望外,亲自出营迎接,还马上差遣马成去报告高宗。

    高宗获知之後也很高兴,跟身边的参知政事沈与求说道:

    「梁兴这些人专程来投靠朝廷,一定要从优赐与官职与奖赏,才能鼓励更多的人前来。我们派往敌方的间谍获得的情报大都真假参半,很难判断;只有这些忠义之士来归,从他们口中才能够完全了解敌方的真实情况。」

    沈与求也附和地说道:「而且来归者愈多,愈可证明敌人势力的确已经日渐衰弱,自然也更能了解他们的真实情况了。」

    这时的南宋政局稳定,人民安居乐业,而且游寇尽除,没有後顾之忧,可以专心面对北方的伪齐,以及他背後的真正敌人金国。再加上岳飞与吴玠的连续大胜,更鼓舞了全民,原来金人并不是打不垮,只要选择对的将领与部队,使用正确的战略,照样可以把金人打得落花流水。因为只有主动出击,才能收复失土,迎回二圣──徽宗与钦宗。

    民间期待朝廷出兵北伐的呼声高涨,朝廷中的主战派眼看民气可用,每天上朝都不断陈述民间希望朝廷改守为攻,主动出击。到最後高宗只好任命主战派的张浚为宰相,兼任都督诸路军马司。并派遣他到长江沿岸巡视各军,布署防务。

    张浚在所有将领中,最欣赏韩世忠的忠勇,以及岳飞的沈驇,认为这两个人都可以倚仗办理大事。

    张浚在绍兴六年春初完成军事部署,张俊在健康练兵,伺机进屯泗州;由杨沂中的殿前司军作为其旧上司张俊的後援。刘光世屯兵庐州,以扼伪军;韩世忠由承、楚州进兵京东东路的淮yAn;岳飞则改任湖北、襄yAn两路宣抚副使,进驻襄yAn,以便直捣中原。

    整个作战策略,基本上就是韩世忠和岳飞主攻,张俊和刘光世主守。

    绍兴六年二月,岳飞特地到平江与张浚商讨进军计划。然後从平江转往镇江,接着又转往杭州晋见高宗。

    岳飞发现高宗十分兴奋,因为所有的事情都朝着他的希望前进──除了没有子嗣之外,但这事已经过许多御医确定无可挽救了。

    「岳兄弟,现在你终於当上朕的大将军,从此以後,你跟韩大叔两员大将就是朕的双臂,指东打西,无往不利。」

    「岳飞早就立过誓,绝对效忠皇上,任凭差遣。」

    「好了,只有咱哥儿们不必太严肃,放轻松聊点家常吧。」

    高宗拍了拍手,太监便带来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孩,长的唇红齿白,十分乖巧伶俐。

    「岳兄弟,咱们的关系就像亲兄弟,我身T的残疾你也知道。几年前,我一直梦到我朝太祖皇帝,说太宗皇帝夺了他的江山这麽多代,应该还给他了。我跟隆佑太后商量,她也认为应该这麽做,所以我遍寻太祖皇帝的七世孙,从中选了两个收为义子,这是其中较年长的,名叫赵玮,到时候我就可以把天下还给太祖皇帝了。」

    「皇上真是英明。」

    高宗叫那孩子过来见过岳飞。「玮儿,这是帮我们打天下的大将岳飞,你以後一定要对他们好一点,知道吗?」

    岳飞看那赵玮,身T还算健壮,开口问道:「有让他学习武艺吗?」

    「男孩子当然要学一点,至少也可强身,可是b起当初我们俩,那可是天壤之别啊。」高宗说:「要不这样好了,反正只有咱哥儿父子们,玮儿就私底下认你为师父,你有空就指点他一点武艺吧。」

    赵玮拜完师,岳飞先教了他一套岳家拳之後,由太监带着离开。

    岳飞突然想起他所辖湖北、襄yAn两路经常有一些急须兴革或紧急处理的事件,汇报给都督行府,再转来杭州,结果都是缓不济急。

    不久,南宋朝廷发布了一道诏令:湖北、襄yAn两路州县如有官缺,自知州、通判以下,都授权岳飞选择JiNg明强g的人去充任,官吏升擢和调任,或官吏中如有为官不仁和贪赃不法的,也都任凭岳飞加以决行、制裁,或者罢免。

    岳飞大为感动,於是积极准备进屯襄yAn的事情,不料他的七十岁老母姚氏却在三月二十六日病Si在鄂州军营当中。在此以前,岳飞已经在江州庐山买了一些田地,还建造了几间房舍,准备告老之後作为永久的居所。母亲病逝之後,岳飞立即奏报南宋朝廷,而且,并不等待朝廷的回报,他就先自行解除了军职,与岳云携带家眷,扶护着灵柩往庐山去安葬。

    丧葬完毕,岳飞就留在东林寺中为母守孝。依照古代礼法,岳飞必须丁忧三年,除非有特殊情况才能「起复」,也就是居官守丧。岳飞的父亲岳和在他十九岁去世时,岳飞就曾经守满三年,岳飞从小就与母亲b较亲近,所以他这次也坚持要为她守满三年。

    但是北伐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更重要的是,全国上下都公认岳家军是战斗力最高的部队,绝对属於北伐不可或缺的主力,所以大家都一致反对岳飞守制之举。

    高宗命宦官邓琮到东林寺请岳飞起复,岳飞坚持不允。最後,高宗不得已请出早已退休的前宰相李纲写信给岳飞,恳切希望他不要「以私恩而废公义」,应该「幡然而起,总戎就道,建不世之勋,助成中兴之业」。

    高宗还对岳飞及其部下下达了严厉的警告,说岳飞至今尚未接受起复的恩命,显然表示他的属下并没有尽全力去劝告,所以如果岳飞还是坚持不肯复出视事,将归罪他所有的下属连坐受罚。如此双管齐下,岳飞终於决定「移孝作忠」,放弃礼法,接受朝廷「起复」的恩典,重返鄂州军营去措置调发诸事。同时将姚氏刻木为像,每天必行温凊定省之礼,一如在生之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