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 佛法精深  (第1/1页)
    “娘这几日在家里天天担惊受怕,怎么就,怎么就选上了呢?”    一进门,陈母拉着女儿看了又看,末了一脸愁苦地叹息道。    而且听那送福林回来的太监言下之意,什么“福分还在后头”,她就更愁了。    这次选秀就是给太子和皇子选的,有什么福分能比得上进东宫的?    那不就是在暗示她女儿很可能要入东宫吗?    别人都说东宫上到太子妃,下到嫔妃,没有一个孩子,只要进去生下个一儿半女就是莫大的机缘。    可这何尝不是一场豪赌?    太子妃和当今皇后是表亲,同出自太原王氏,即使无所出,只要皇后一日在,她的地位就稳如泰山。    在如今炙手可热的“崔卢王谢”四大家族中,王氏原本排名第四,却因为出了个皇后和未来皇后隐隐有超过排名第一的崔氏的架势。    太原王氏是生活在晋阳县的望族,往上可追溯两千多年,王氏族人中位列三公的人有六位,出过三位皇后,十一位宰相,如今王氏嫡支的二房老太爷正是当朝吏部尚书,和太原做族长的大房老太爷一母同胞。    所以他们这些要官位没官位,要背景没背景的人家,拿什么去争?就怕到时候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自己反倒被啃的骨头都不剩!    陈福林要是知道她娘心里想得竟然如此透彻,一定狂点头表示赞成。    可不就是嘛!    骨头渣都不剩!    “娘啊,这选都选上了,说明您女儿太优秀了呗!”    “您就安安心,万一您女儿真的时来运转,攀上高枝儿了呢!”    陈福林心里甭管怎么想的,面上还是笑着安慰她娘。    陈母并没有觉得自己有被安慰到,气得一巴掌呼了过去,打到她的手上,    “就你脸皮厚,胡说八道什么!谁要你去攀什么高枝!”    “我和你爹这辈子还能图什么,就希望你们兄妹几个平平安安顺遂一生,你还攀高枝,这高枝是好攀的吗……”    说着,陈母就哽咽了起来。    她就这么一个女儿啊!    连个正头娘子都做不得,不知道送去给谁当妾!    别人稀罕皇家那泼天富贵,但内里的苦难又有谁不明白的?    他们这样的小户人家,只要不是没有出路了,哪里舍得送人进那虎狼窝里斗?    赢了就是风光,输了就得丢命啊!    陈彦之是和陈家老太太前后脚来的,一踏入正房的院子里,就听到陈母呜咽的声音。    老太太拄着拐杖加快了脚步。    “娘您慢些!”    “祖母您别着急!”    陈彦之和陈圭林赶忙上前左右搀扶着,连一旁的小丫头都被两人挤到了边上。    “我的乖孙呢?”    “我乖孙在哪?”    老太太进门就四下张望,陈福林母女俩听到声音赶紧收拾收拾从内室走了出来。    “祖母,您怎么过来了?”    陈福林赶紧上前接过她三哥的手,把老太太扶到首位的椅子上坐下。    她祖母年轻时候吃了不少苦,生孩子的时候骨头进了邪风,一双腿到了冬天就格外疼痛。    现在天气转暖了,但前些日子老太太还在塌上轻易动弹不得呢!    老太太拉着陈福林的手不放,上上下下把人打量了个遍,最后却说了番众人意料之外的话:    “乖孙,东明寺的明远大师果真佛法高深,你这真真的就过了三选。”    东明寺的明远大师?    陈福林:“什么佛法高深?”    陈母他们也是一头雾水,原来也不曾有什么说法啊?    怎么老太太说着好像他们家福林合该过这选秀一样的?    老太太一脸严肃地道:“你七岁那年我带你去东明寺,大师说你是个极有福缘之人,日后造化不低。”    众人:……    陈福林:……    这您也信?    看出来大家的不以为意,老太太眉头紧蹙,快要夹死一只蚊子,    “怎么?你们还不信我?我乖孙就是有福的!”    陈彦之向来不怎么爱说话,此时见老娘发威,面不改色地敷衍,    “母亲说的是,福林这孩子是有福的!”    其他人也反应过来,赶紧应声:    “对对对,meimei福林肯定是有福袋的!”    连陈福来自己都点点头,她可不就是“福缘深厚”嘛!    不然怎么能得那人垂青呢?怎么能干掉比自己家世好的一干秀女脱颖而出成为炮灰呢!    老太太一见大家意见统一了,满意的点了点头,    “不过都说一入宫门深似海,圣旨虽然还未下达,但依我看福林多半是要去东宫的。”    “这东宫是个好地方,却又不是个好地方,那里的争斗必然比不上后宫,可太子妃侧妃就是三座大山,按彦之的官位,我估摸着最多也就是个承徽了,这上面还有良娣良媛数人。”    “福林要是去了东宫,定不能像在家里这般任性,需得收敛锋芒,待生下一儿半女,安稳下来,再图来日才好……”    这个话题就比较沉重了,陈彦之摸着自己的美髯,似乎对自己母亲的话很是赞同。    在他看来,也应当是这样的。    方才他探了探那太监的口风,言谈之中也隐隐透露福林是要入东宫的。    而陈福林本人却一脸呆滞,这不就是上辈子她最真实的写照吗?    要不是知道自己这么做了,最后却没有落个好下场,陈福林肯定也会和她爹一样觉得言之有理。    毕竟他们这样的小门小户,没什么背景的,可不就得苟嘛!    不过上辈子她祖母也说了这样的话吗?    她仔细回忆了一下上辈子是不是她祖母也在某时某刻某地跟她说了这样一番话。    唔……她也记不清了。    他们陈家耕读四代,才出来祖父一个九品县令,光宗耀祖,当时娶的也是汝南小地主家的女儿,也就是她祖母。    自她祖母嫁过来后,家里有钱有粮,陈家也完成了从耕读之家成为了寒门仕子的转变。    唯一遗憾的就是她祖父只有她父亲一个孩子,又比较让人欣慰的是,他这一个孩子顶别人家十个!    不幸的是,她祖父在任上过劳,身体每况愈下,后来就辞官在家里专心教子,当然,全靠她祖母养着。老爷子一口气撑到等她爹好不容易考了状元,三日后就含笑九泉了。    没错,是真的含笑九泉。    毕竟自己的儿子竟然能高中状元,老爷子很是满足的离开了。    所以她祖母吧,是个很和善很明理的老太太,要是说出这样一番话,虽然让人意外,但好像也不是不能接受的。    “祖母,母亲,福林明白的。”    不管她母亲和祖母说些什么,她都十分乖顺地应下,时不时附和几句。    毕竟不能辜负二老一片拳拳爱护之心嘛!    比如那些一箩筐类似“东宫生存三十六计”的生存经验。    但做不做就是她自己的事了。    反正死就是那样死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再忍了。    婆媳俩一个比一个忧心忡忡,很是说了一番,恨不能将自己前半生种种人生阅历跟陈福林直接来个醍醐灌顶!    好叫她一瞬间阅尽千帆!    直到老太太累了,陈母负责送老太太回去,陈福林才跟着她爹她哥哥一起去了书房。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