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奴持刀重生_第348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48章 (第1/1页)

    谢漆和老鹰一起盯着长夜,右耳听不见,左耳听到的风声就显得更加清晰,连带着思考都剑走偏锋起来。

    一者,如果谢如月无法被劝醒,他得想个别的法子来挽回来日霜刃阁的声誉。

    二者,如果青坤是因为想向霜刃阁传递谢如月的消息,而暴露了与他的同门关系才被抓获控制,那么眼下的谢如月就像是一个等他上钩的饵。

    想杀他的人不少,恩师杨无帆告诉过他,当初会执意带他回霜刃阁,有一个原因便是梁家家主梁奇烽想杀他。

    谢漆继任后尽力封锁了阁里换代的消息,梁家不知道他继任,否则不会继续遵循旧约向霜刃阁输送钱财,韩家势力才在慢慢崛起,若非青坤出事,韩家绝不可能知道他在统领,至于边缘些的姜郭两家更不必说。

    只有吴攸明确知道他在执掌霜刃阁,去年就断了对霜刃阁的资助。

    那么,倘若谢如月是饵,钓者只可能是吴家。

    思绪在长风里逐渐清晰,谢漆找到了脉络——

    韩宋云狄门之夜祸乱,吴攸拥护的先太子高盛死之,其妻梅念儿却活着,甚至孕育有遗腹子。

    当其时,幽帝之下的九位皇子只剩三、五、六、九四位,吴攸知道高盛还有血脉在人间,势必盘算着来日拥立那位遗腹子践祚。

    四位皇子中只有高骊无根基,先扶持他登帝压制梁韩,来日高盛遗腹子长成,吴攸便能拽下高骊代以旧主之子。

    这计划十分可行,高骊和北境一派除非撞上大运,不然正面与暗地交锋都敌不过绵延数代的吴家。

    高骊从登基开始就是推出来受气的。

    直到杨无帆死,谢漆带领霜刃阁全力拥护他。

    吴攸此前都没有将霜刃阁换代的情报告知其余的世家,恐怕同时是借着霜刃阁和高骊联手削弱梁韩势力。

    后来,吴攸恐怕得知了霜刃阁也能造出破军炮,其威胁程度当即不可与往日比拟。

    这场科考舞弊的造势,吴家从一开始对准的靶子就不止是韩家,还有霜刃阁。

    青坤的失踪便也有了逻辑,怕是玄级的张忘奉吴家的命令,提前除了他。

    吴攸是世家中最会玩制衡的家主。

    所以他是宰相。

    谢漆在长风里试着将自己代入吴攸的视角。

    【我要继承高盛的遗志,是以我需要许开仁、梅之牧等寒门士人首领,削世家,改晋制】

    【我要拥立他的遗腹子,高骊便不能在在位期间壮大势力,收获人心,以免来日不好对峙】

    【但我眼下只想削弱高骊臂膀,一削霜刃阁,二削北境军,还不能到和他兵戎相见的地步】

    【是以——即便我设下饵将霜刃阁的首领抓获,杀他也不能经我吴家的手】

    【我欲抹黑霜刃阁,借韩家推谢如月;我欲杀霜刃阁阁主,也当借旁人之手。若谢漆能死于这个旁人之手最好,来日事迹败露,高骊的怒火会扑在这个旁人身上,灭其本家】

    【千丝万缕,为高盛之嗣铺路】

    谢漆忽然想到了应对的办法,抬手暂停了小队在风中的奔策。

    一队影奴齐齐停下,肃穆信服地在夜里看着他。

    谢漆掉转马头看着他们,一双异瞳扫过每张面具,最后停在队伍里的一个少女身上。

    “阁主,您半道停下了,可是改变了主意?”

    “对,小改。”

    谢漆轻驱着马穿行在他们之中,停在那影奴少女面前,以她为中心吩咐了新的计划。

    计划在山林的夜风里交代完毕,小影奴们听到了震骇的皇室世家秘闻,悚然到吭不出声,只能瞪着惊骇的眼睛看着谢漆。

    这计划改的……他娘的能叫“小改”?

    “今夜我入天牢,如果见完人能全身而退最好,如果不能,也不必惊慌。”谢漆抚过玄漆刀的刀柄,“按照我方才所说的去做,不要向阁里透露,戏全套才逼真。”

    谢漆摸到了玄漆刀上挂着的小马配饰,又补充道:“但得把我无碍的消息悄悄传给陛下。记住要悄悄的。”

    不然那位大狮子陛下会急得团团转。

    从飞雀一年开始,每场科考文试都存在舞弊,蔽日倒地。

    源头虽是韩志禺建议,但却是高瑱敲定大规模的以假乱真,他们利用科考从其他世家手中大行敛财,壮大韩家,以及尽其所能地维护高瑱心中的王道正统。

    何谓正统?即为延续。

    子承父业,夫为妻纲。

    皇帝的儿子做皇帝,农户的儿子做农户,娼妓的儿子做娼妓。

    世道必须稳固有序,生之定之,安身守己,寡嗔痴欲,免生祸端。

    泥里走出的庶人,怎可和云上的世族同坐一桌。

    贵人生来就是贵人,与庶人不是同一物种。

    科考舞弊之事沸扬时,韩志禺忧心而来,问道:“殿下,舆情难以遏止,可需我从韩家当中的高位者择出得当的人,平了这场风波?”

    高瑱道:“让如月去。”

    韩志禺楞了楞:“少师合适吗?”

    “很合适。”高瑱语气没有过多波澜,“高骊一继位,凭他北境一派的倒行逆施和吴家的左右逢源,没有科考,韩家也迟早会被其他的政事问责,替罪人的存在便显得尤为必须。这样的人,不能是韩家中人,但必须包含在韩家一脉中,在我身畔,享我权柄,众人日见又不起疑心。如月自我入东宫就随侍左右,人微却不言轻,最合适不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