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七章 (第1/2页)
最近,秋雨的状况让林清霖越发担心,她觉得一切都是数学惹得祸,以及去年十月,她不该同意秋雨去参加那个她连人都不认识的葬礼。 秋雨有时候会一个人发呆很久,喊几遍吃饭都听不见;有时候又会惊喜地连拍桌子,整个人雀跃地从椅子上跳起来。 一切的一切都让林清霖寝食难安,她怕秋雨再继续学数学会钻进死胡同。 因此,今年暑假的夏令营,林清霖死活不再同意秋雨参加,并且要求他退出学校竞赛队。她觉得秋雨已经拿到了省级一等奖,中考专项加分够用了,没理由也没必要继续学下去。况且中招考试又不只考数学一门,其他科目同样重要。 李老师本来是想秋雨继续进攻国家级竞赛,他十分看好这根苗子,整不好还能刷新一中的记录,但无论如何也说不通林清霖,甚至他还专门提着水果上门家访,但一切都无功而返。 李老师只好把劝说的方向转向秋雨,显然秋雨不可能撼动母亲的想法。 见每条路都不通,李老师突然想起还有秋雨的父亲,他赶紧翻看家校记录,拨通了秋建泽的电话。 没想到,这个语气温和的男人说,一切听妻子的意见。 这时,李老师才深刻的感受到林清霖的可怕性。但除了扼腕叹息,其他的什么也做不了,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和一根好苗子失之交臂。 秋建泽此前已经从林清霖那听说了秋雨的事,这次他也同意秋雨可以把数学暂放一段时间,万事万物张弛有度,秋雨时刻把自己绷得如箭在弦上,过犹不及。 然而,秋雨对林清霖和秋建泽的担心一无所知。 其实他不是在发呆,而是在脑子体会秋文恺的思维,这个时候用笔去演算反而失去了思维跳跃的精华,所以他会在脑海里纯碎地思考那个过程。 每当他终于想出来的时候,他都会惊叹于秋文恺的绝妙,以及为自己能够进一步跟上他的思路感到喜悦,所以才会激动地拍桌子。 但林清霖强硬的态度让他只能中断对数学的进一步钻研,再加上初三之后,各科卷子如潮水般涌来,也让他确实没有那么多精力。 初三第一次月考后就是十一假期,林清霖破天荒地没让秋雨去上补习班,而是让秋建泽带着他出去散心。 秋雨不知道林清霖又在担心什么,但对她的安排没什么意见,他好久没和爸爸单独外出。 秋建泽开车带秋雨去看望秋奶奶,他们在C市的街头漫步。 有过此前秋文恺带自己散步,秋雨对C市的街道不那么陌生。 显然,秋建泽和秋文恺对这座城市有更多的共同记忆。 比如那个绿色的报亭,秋建泽上学的时候,报亭就矗立在这儿,它见证了自己年轻时流行杂志的兴盛至消亡。 有时候,一本杂志的休刊,就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终结。 还有那座游乐场,更是他们回不去的岁月。 在这场城市漫步中,秋建泽还带领着秋雨走近了他不甚熟悉的爷爷,秋学义。 秋爷爷的设计理念极具个人特色,新潮大胆是他常有的标签,这和他早期出国深造习得的西方思想有很大关系,但与此同时,他也深受传统艺术理念的熏陶。曾有人评价道:“欣赏他设计的建筑,就像吹着带有千年古朴味儿的风,喝着最烈的威士忌。” 比如争议性最强的当属C市现在的地标建筑“变”。 它是两个抽象赤身裸体的男女,相互缠绕,借用敦煌壁画艺术理念,让两人滑落至脚边的衣裙呈现出飘逸、飞舞的状态,从而体现出他们正在以奔腾的姿态凌空翱翔飞天。 我们不带着任何思想的牢笼,赤裸裸地降临这世间,若不时刻怀有冲破禁锢的决心和勇气,那么只有坠落。 在上个世纪那个思想还未开放的年代,这样的雕塑着实惊世骇俗。 还有建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中心公园,秋爷爷沿着古城墙的东西走向,将公园设计成纵深带状。当时C市现代化城市建设仍是一张图纸,按照蓝图,公园将会成为连接C市博物馆、美术馆、体育馆和图书馆四大文化艺术中心以及生活住宅区的公共空间,现在这些都得以实现。 登上古城墙,近处能看到满是沧桑的历史以及靠近城墙的原生态植物区,甚至一些对环境要求很高的鸟类也会栖息在此;往北面看,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形态各异的现代化建筑宛如异世界的庞然大物,历史与未来,传统和现代,在这样的建筑设计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