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二章。曲终人散 (第2/2页)
等太平天国刊行的书籍与有关拜上帝教的典籍,当然还有他老爸写的歪诗,结果脑子越看越歪,越看越傻,中国悠久的经典例如论语等书既被洪秀全贬斥为异端邪说那就不可能被洪天贵福有幸读到了,简单来说,洪天贵福就是温室里不知外头冷暖的花朵。 一八六四年六月六日,洪秀全两脚一伸Si了去见他心中的爷火华,洪天贵福即位称幼天王,基本上就是个任人摆布的傀儡,此时天京已处於清军一年多的包围之中,内外交困,李秀成、陈玉成与洪仁玕等人虽勉力维持危局,却无力回天,太平天国灭国板上钉钉,败局已定。 七月十九日,天京城墙被炸开一个洞,以湘军为首的清军杀入天京後,烧杀掳掠无所不为,被拜上帝会众视为小天堂的天京变成惨无人道的人间炼狱,而湘军在天京的前线统帅是曾国荃,据说攻入天京後光他自己就雇了相当多的船只载运不知名沉甸甸的东西回乡,里面肯定有许多来自天京的金银财宝,湘军上下也是有样学样,一时间长江上满是湘军将领的船只,目标大多是湖南老家,军纪败坏到无以复加的程度,这一切以理学自居的曾国藩是知情的,甚至默许。我无意批评曾国藩的所做所为,他肯定也有许多不得已而为之的地方,我只是想说的是在他那张看似圣人又道貌岸然的面孔之下隐约还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面孔,总归一句话,人是十分复杂的动物,不是轻易就能盖棺论断的。 清军攻入天京,忠王李秀成所部假扮清军带着洪天贵福仓惶出逃,遇清军堵截,李秀成把自己的座骑让给幼天王,混战之中双方失散,所幸洪天贵福总算顺利逃出天京。 这一天,太平天国正式灭国,洪天贵福逃亡了三个月,虽有g王洪仁玕等人率部勤王和太平军残部前来会合,但情势依然险峻,太平军士气低迷陷入弹尽粮绝的境地;一来太平军被清军追击伤亡惨重;二来太平军士见大势已去或投降清军或各自逃命;以致於拱卫幼天王的太平军士越来越少,十月九日所剩部队被清军击散,十月二十五日洪天贵福在江西石城荒山之中还是被抓获了。 洪天贵福对清廷仍心存幻想,卑躬屈膝的讨饶希望做大清的顺民还说过要考秀才的话语,其间表现的懦弱与无知令人咋舌却不感到意外,这是洪秀全奇特教育下的结果。洪天贵福写过一篇文章如下: 「跟到长毛心难开,东飞西跑多险危。如今跟哥归家日,回去读书考秀才。如今我不做长毛,一心一德辅清朝。清朝皇帝万万岁,乱臣贼子总难跑。如今跟到唐哥哥,惟有尽弟道恭和。多感哥哥厚恩德,喜谢哥恩再三多。」 纵使幼天王丢下脸面努力讨饶,江西巡抚沈葆桢依旧不管洪天贵福只是个无知少年仍下令将他凌迟处Si,据说少年被千刀万剐割了整整一千五百余刀洪天贵福才痛苦Si去。 沈葆桢对於凌迟十五岁的少年有如下的说法: 「洪福瑱h口小儿,无足介意,惟洪秀全窃号十有余岁,流毒十有余省,遗孽犹在,则神J巨憝倚其名号,足以挥召群凶。」 太平天国有众多英雄豪杰,当然也有狗熊一般的人物,它是我心中的水浒,湖泊梁山好汉的Ai恨情仇浓烈到如同烈火一样炙热,随着他们人生起落我彷佛身历其境的在一旁,时笑,时哭,有时激愤,有时又扼腕不已,深为他们与她们的遭遇感到可惜。曲调再好终有结束的时候,走笔至此也该曲终人散了,我以莎士b亚所着马克白与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为我心中的水浒作结。 明天,明天,再一个明天,一天接着一天地蹑步前进,直到最後一秒钟的时间;我们所有的昨天,不过替傻子们照亮了到Si亡的土壤中去的路。熄灭了吧,熄灭了吧,短促的烛光! 人生不过是一个行走的影子,一个在舞台上指手划脚的拙劣的伶人,登场片刻,就在无声无息中悄然退下;它是一个愚人所讲的故事,充满着喧譁和SaO动,却找不到一点意义。 【明天/节选自「麦克白」/作者:威廉·莎士b亚】 「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 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聪明累/节选自红楼梦/作者:曹雪芹】 太平岁月闲聊太平往事就此结束。谢谢大家的与陪伴,咱们後会有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