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60/少年的惊慌哀求 (第1/2页)
“施学兄,今日没和卫学兄一起吗?” “嗯!” “施学兄,待会儿今年那些考试上山的学弟要到了,你和卫兄要去思学门吗?” “不去!他没空!” 施苏子心情郁闷的往自己舍房走,身边不少走在环山内道走廊上的学子,和他点头打招呼。 那些学子都是顺口和周围人找话题闲聊罢了,他们下山走这么长的路身体也有点疲惫,只以为施苏子是累着了,倒没有因为他的沉郁少言而不满。都是打了招呼后,就步履匆匆的往自己舍院走,想着先回舍院修整一番,再去外面看热闹。 有那身体体质相对一般的学子,已经累得有气无力了,和施苏子差不多没什么精神。他们没在食斋里用餐,只提着食盒回各自的舍房,准备先沐浴吃东西就休息,连那一年两次的考学热闹都没精力去看。 而这不少学子下山疲惫的一幕,在其他七大学峰都是一样的。只是各峰学子每日学习课程不一样,上下山山路曲折不一样,疲惫程度不一样而已。 他们这情况,倒也说明青云书院的九大峰上,八个学峰的大致格局是一样的。 除了第九峰无名峰专门用来种植草药没有房屋建筑外,其他每个学峰都是修了三层依山而建的环形房屋建筑,它们如同三个圈套在各自的山上。 三个圈分别是在峰顶的学宫、峰腰和学舍,和两者之间的学堂。三者前后各有一条大路连接上下,上学攀登的青云路,下学平缓的后山路。 而那峰顶学宫,都是祭祀各学院圣人和大课讲学的地方;往下四分之三圈的环形建筑是各峰的各科学堂,后山四分之一圈主要是学子上课和年长夫子与体弱双儿学子们的舍院;再往下面峰腰建设的四分之三圈的舍房,主要用于年轻夫子和学子住宿。 在这三层学院建筑前青云路上,还有三道学门。就是今日入学考试学子要过的求学、思学、讲学三道门。 这三道门还被山下青云城百姓称为青云三门。毫不夸张的说,谁能过这三道门,青云书院就能助谁上青天。 不过,每次学子们上课时走青云路,下了课就走后山路下回峰腰舍院,其实只过了一道讲学门。要过三道门的只有考学的学子,和休假回书院的学子走那么一回,一回就得走一天,很是崎岖。 倒是青云书院各峰的后山路,相比前山路更平坦。除了方便老夫子们和其他游学交流的人上山,也是告知所有青云学子,青云书院是他们的后山的意思。 只青云学子走后山路的最主要原因是,各峰学舍食斋都在后山。 因各峰海拔较高,下学的学子们到了峰腰,天上的余晖还去落尽,不少肚饥的学子会直接过后山的医舍,去食斋用了晚食再回舍院。 其他不在食斋用餐的学子,则会直接在此处分流,可走两条路回了各自舍院去取食盒。 而回学子舍房的两条路,一条是环绕峰腰各舍院的环山内道,一条是环绕九大峰峰腰舍院外院墙的外九峰环道。 有不喜欢上了一天课还被夫子逮着问话的学子,就会再往山下走一段路,到了联通九大峰的外九峰环道上,往西走回自己的舍院里。 而有不惧怕夫子提问的学子,他们就会从各峰环山内道走廊入夫子舍院侧门,往西走,过视明、听聪、色温三个贤德夫子舍。当然,这路上免不了被不少年轻夫子抓着问两句,或者和夫子家属打个照面,拉近一番关系。 接着,他们会再往西走,进貌恭、言忠、事恭三个学子东舍,和其他从外九峰环道进舍房的学子,回各自舍院里。 剩下其他西舍的学子,会再过东舍院侧门,接着又横穿青云路,往西进疑问、忿难、见得三个学子西舍,回各自舍房。 而若是还要再往西走,就是思义、思德、悯农舍院。它们依次是文冶峰峰长等主事管理处理杂事和居住的地方、印刷学子试卷书籍申领笔墨纸砚教学工具等的地方、各峰食斋,再过去就是医舍和后山山路了。 这一圈走下来,是个完美大闭环,但很是要花费一些力气的。 所以,这些学子们,他们每日读书,真的不只累心神,还累身体。但常年累月下来,青云书院的学子基本没有生过病,比其他书院的学子健康很多。 因而,不少家中有体弱孩子,而家长眼界深远的,对青云书院这锻炼身体的艰苦学习很是推崇。他们孩子体质即便不能进青云书院武学峰学武,也会想办法让他们考进其他学峰。有那实在考不进的,就会捐一大笔钱将人弄进书院里读几年书,适当锻炼锻炼身体。 不过,捐钱进青云书院的学子,除了体弱的,也有不少品行端正的真学渣,他们不在其他学峰读书,只能在第八峰的勉励峰里学习三年。除非他们通过书院的内考,否则是进不了其他学峰学堂的。 倒是有那会钻空子的有钱无势的人家,会出不少钱先把家中不少子弟弄进勉励峰,让他们努力考进其他学峰里。考不进的,就趁机发展人脉关系,努力和有权有势的同学攀关系联个姻,这巨大投资总是不会吃亏的。 不得不说,有钱人的思路是要更开放一些。 但,说到这,也不得不感叹一下,这青云书院为何被天下人这么推崇被称为第一书院,连衍国国子监都比不过。让不少家长挤破脑袋想尽办法,也要让自己子嗣进来。 除了青云书院占地面积大,还因青云书院包含性强大、有教无类而闻名。更因它的闻名而建了一座相对文明的城池。 这青云书院占地有多大?由九座山峰环抱青云湖,山前过一条青云河,山下有一座青云城,这就是它的面积。 而不说青云城里九纵九横的城池建筑,只说青云书院的九峰,就足够震撼天下人。 以卫六爷他们学习的文冶峰为中心,向东依次是武学峰、致知峰、九学峰、无名峰。向西依次是礼学峰、济世峰、商学峰、勉励峰。 九峰环抱下是不小于青云城的青云湖,各峰腰上还零星点缀这小湖泊,雨季时,时不时的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小瀑布,很是好看。 当然,九座大峰被专门修建的外九峰环道相连,七座是书院正式传教授业的学峰,一个有特色的第八学峰勉励峰,剩下的一个是草药种植的无名峰。 而这八大学峰里什么都教,文冶、军武、礼法、格物、造物、医商、济世、工技等等。 怪不得青云书院天下闻名,敢称第一。 这些青云书院学科和各峰美景,进了书院的学子过不了半月都会知道,但其他一些暗处的东西,就没那么容易发现了。 比如说,卫六爷不仅在学院外有暗卫保护,学院里也有人手,和医舍里苟于叶的那年轻大夫一样,他们被安插在各处。除了卫六爷他们自己人,其他外人很少有人知道。 而其他家里有权有势的学子也一样,只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