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头顶有词条,康熙激动晕了_第115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5章 (第1/1页)

    以后见惯了大场面,就敢张口借钱了。

    与此同时,左侍郎穆丹突然找到右侍郎赫硕咨,“你说十五爷来借这么一点钱,是为了什么?”

    赫硕咨:是啊,一百两够干啥的。

    穆丹:“你还记得不?那上面写明了利息。”

    右侍郎瞬间觉得这个事儿严重了,是不是四爷要趁机整顿户部借款啊。

    觉得不对劲的两个人急急忙忙带上帽子就去找尚书大人。

    这俩人都是满人,找的自然是他们满尚书,路上遇见汉尚书王鸿绪,两人到底是低一级的下官,匆匆忙忙的行了礼。

    王鸿绪就问:“这么着急有什么事?”

    两人想了想,如实说了。

    不管怎么样先拉个垫背的,况且王鸿绪胆子也很大的。

    王鸿绪皱眉。

    这位四爷一向不喜百官宗室朝户部借银的行为,这回戳出来一个十五爷,还只借了百来两,还又写那什么利息。

    难道是暗示之前借钱的人这钱还的时候还要带着利息?

    别说利息了,很多连还的影子都没有呢。

    王鸿绪是没有借银的,宽慰此二人:“应当只是十五爷要用钱。”

    怎么可能,一个阿哥爷用钱只借这么点儿?

    左右侍郎见他不顶事,赶紧走了。

    胤祝提着银子又回到四哥的班房。

    四爷就知道他会回来,将刚才写好的几个名字给他:“有多少富商在京我也不清楚,记着名字的就这几个,去他们的同乡会馆看看。”

    胤祝一看四哥给的名单,都只有名字和原籍,这连个确切的联系地址都没有,联系方式就更别想了。

    四爷说:“想找富商,不如找你九哥更快一些。”

    胤祝拉个凳子坐过来:“四哥,你们户部这样不行啊。这些大商人是多好的肥羊---,不资源啊。都是纳税大户,要跟他们保持常来常往的关系,有什么事派个人能喊来让他们贡献自己的金钱力量,这多好。”

    已经回来并且这一次没有避出去的书吏们:!

    四爷看这小子一眼,严肃道:“如何能把商人当做予取予求的钱篓子?那样岂不是更坏了章法?”

    胤祝看出来这就是故意凶他说给旁边的人听的,解释道:“四哥,我可不是说随便宰肥羊。而是新时代了,咱们是不是应该改变一下传统对商人的看法,他们手里握着很多财富,如果不加以引导,只会让大清商人队伍的素质越来越底下。商业是利益行为,但商人也是人啊,我们是可以感化他的。”

    众书吏也明白了,这位爷是盯上大商的腰包了。

    “四哥,反正你现在户部,没事的时候可以找开一个商业座谈会,”胤祝光刚才瞅的那两眼就看出来现在的账目有很多丢漏子的地方,只是不好显得自己太能过来就指指点点,人家户部的账目肯定已经是现在的顶尖水平账目,这多少年都过来了,也不差这一会儿两会儿。

    不过胤祝还是决定,以后没事了来找四哥玩,给他们讲一讲图标样本等统计学知识。

    他学八股文不行,理科相关的知识还是能在这群古人面前充一下大哥的。

    “四哥,我就先走了。”哔哔赖赖两句,他折起名单揣好,“四哥,你们户部真的要专门整出来一份大商人的名单,不说别的,办事儿的时候至少会事半功倍。”

    四爷觉得胤祝也不是瞎胡说,不过这件事要办,还是要请示一下皇阿玛。

    自古以来贱商人,户部如果主动对商人抛出橄榄枝,不知要被多少读书人指着鼻子骂呢。

    胤祝正要走出户部大门,看到两个气质特别明显的人走了进来,一个大胖子带着一个小胖子,谄媚地跟在一个户部小吏身后。

    大胖子左右手十根手指带着的金戒指就有八个。

    正想找富商呢,这就来一个。

    巧了吗不是?胤祝眼睛一亮就停下了脚步。

    不过商人有什么事要来户部?

    户部的吏员少说三百,这个领人进来的小吏没见着刚才进去的胤祝,不知道他是谁。

    但看这一身穿戴,还是从里面出来的,也不敢小觑了,行了一礼道:“爷,您有什么吩咐?”

    胤祝问道:“他们是干什么的?”

    小吏回头看了看,大胖子小胖子统一露出来笑容。

    “这是来捐纳的。爷还有什么吩咐?”具体的内容当然不能透露。

    捐纳?

    现在的确是有这个规矩,以前李卫就想过赚钱了给他捐个官儿当当,虽然捐出来的官被正统走科举仕途出来的人看不起,但也从此一跃龙门而不是被全社会一齐鄙视的商人了。

    其实有钱人无论在哪个时代都不是被全社会鄙视的,官府实行贱商政策,但一日三餐还不能裹腹的老百姓只会羡慕这部分人。

    什么满身铜臭见利忘义的标签,都是读书人给贴的,鄙视商人最厉害的,就是底下的穷童生贫秀才。

    而商人捐纳得官,一般也没有什么升职机会,这个圈子里都是读书人,所以就是集体鄙视他们。像李卫那样从捐资员外郎做到实职大员的根本没有几个,所以都说李卫早就是四爷的人。

    也不知道现在捐个官大概得多少钱。

    胤祝就想跟去看看,不过这个小吏看着很客气,却也十分警惕他,看了看小吏的脸色,没有厚脸皮跟上去讨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