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和反派有难同当之后 第68节  (第1/2页)
    纪棠不禁笑了起来,“看我的!”    她信心满满提起鱼竿,站起来观察一下水面,兴致勃勃往前用力一甩!    带了鱼饵的鱼钩甩出一个相当漂亮的弧度,完美入水!    她比了个耶的手势!    夕阳无限,浮光掠影,金灿灿的霞光投在水面又照在她的脸上,她眯着眼睛,笑脸和粼粼波光一样灿烂。    赵徵微微笑了起来,连着恼人的刺目阳光看着也觉顺眼了许多。    “你来呀!”    “嗯!”    “今天我们继续比赛!”    “好。”    第46章    但哪怕纪棠刻意没提,这茬也没拖得很久。    次日一大早,陈达就呈上刚收到的明暗信笺。    赵徵把信拆开,头一封是明面上的信笺,乐京送来的,柴皇后给写的。    “母后给我来信了。”    赵徵对纪棠说,他马上把信封裁了,抽出信纸展开。    纪棠凑头过去看,柴皇后的字迹她现在也挺熟悉的了,皇后每月至少来一封信的,很娟秀的簪花小楷,说入秋天燥,让赵徵记得进些滋润膳食,她给送了贝母黄精等物,还让他勿要贪凉,要注意旧伤云云,絮絮叨叨,都是些平常话语。    但赵徵看得很认真,柴皇后送来的东西因顾忌皇帝有可能动手脚,以防万一他们其实是没用的,但这些东西赵徵都仔细收进自己私库里。    晨光微熹,水声淙淙,赵徵一边看,一边和纪棠轻声说母后嘱咐了什么什么,他神色难得变得柔软下来,除了纪棠,也就柴皇后能让他流露出情绪来。    可看完柴皇后的信后,就不行了。    除了密州军政二务的消息外,剩下的就是暗部的常报了。    拆开一封,纪棠眼尖,最先瞥见最底下的署名——孙承玹。    前池州五名负责人之一。    她偷眼一看,赵徵脸上果然晴转多云,已经阴沉下来了。    他扫一眼常报,扔在桌上!    ——既鉴云先生顺利请出,那么先前耽搁的内鬼之事,也该开始着手处理了。    ……    纪棠他们目前还在船上,水路更快,出了陂州后这条不大不小的商船经过两次伪装调整,现在已经快到甘州了。    沈鉴云那点不适早好了,赵徵待他颇礼遇,于是又回到厅中煮茶船舷赏景说古今谈天下的节奏。    “密州虽偏,却属大魏南界,与山南不过一山之隔,于长远发展而言,却要远胜于亳盘等州。”    沈鉴云客观评价:“殿下当初选择密州为封地,却是再正确不过。”    一年的时间过去了,现在回首当初,密州却是最最正确的选择。    要是选择了国境腹地的亳州盘州,繁庶是极繁庶了,却没有今日拓展之可能。    只不过,上述这些也就在今日回顾过去才能这么叹谓一声,在当时是绝不可能的。    那时赵徵仅仅是个十七岁的少年,刚失了最大的倚仗胞兄和祖母,他不知道密州山匪是寥信,也不知决堤是官匪蓄意勾结的结果,更不知寥信勾搭了卢非,以及平阴山有条直通山南的古径。    他只是一个还未曾亲自挂过帅的少年人,当初做出这个决定那时,重重困境,甭提多几多挣扎艰难了。    也就纪棠一个人知道他的难。    纪棠回忆当初,也不由心生感慨,想起那个彻夜难以阖眼和她低低倾诉的少年,就很难不生出怜惜。    她侧头望一眼赵徵,恰巧赵徵也望着她,他大约也想起了那段时光,眼神除了慨然之外,难免还也有些晦暗,因为他同时还想起了最初促使他选密州最重要原因——就是查清害他皇兄殒命的内鬼。    他当时的心情的是如此迫切,可是现在已经一年过去了,此事却未曾有太大的进展。    他打落牙齿和血吞,强自压抑隐忍已太久了。    纪棠偷偷端起酒杯,冲他举了举,他读懂她眼中怜惜之意,脸色这才稍缓了一点。    赵徵端起酒盏,仰首喝尽那樽酒,先敛下思绪,控制神态,继续听沈鉴云说话。    沈鉴云说的话也很重要,谈着谈着,他们现在讨论的话题是赵徵再往后这一两年的短期发展,不但赵徵纪棠,连柴兴陈达也很认真在侧耳倾听。    “陛下出征西北也有些时日了,他出征之前,又多次命人至偃州慰军。”    沈鉴云并未让赵徵失望,那么既请得他出山,那么自然是按照事前他和纪棠商议好的,委对方文政之首和中军军师的位置。    既然是这样,相关军务政务的情况当然不会隐瞒对方,这几日的军政简报沈鉴云也有在看,并给他深入浅说了许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