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暴雨后的湿地生态课 I (第2/3页)
r> 程也第一个跳出来:“我小时候以为壳是龟穿的衣服,能脱!” 叶悠然捂着嘴轻笑:“我以为是寄居蟹那种,可以换一个新的。” 魏燕秋老师皱着眉头认真思考了一秒:“应该不行?感觉是长在身上的?” 弹幕也开始狂刷: 【你别说小时候我也以为是龟壳可以脱的哈哈哈】 【程也!你别暴露童年迷惑认知了】 【这问题我小时候想过,甚至想帮它换个花壳】 【现在好怕徐博士说“壳是骨头的一部分”那种话……】 徐兮衡终于露出一丝笑意,温声解释: “龟壳,其实并不是外加的‘盔甲’或者‘硬壳’,而是它骨骼系统的一部分,准确来说,它是龟的肋骨和脊椎融合发育而来的背甲和腹甲。” “也就是说,龟的壳就是它的身体,你不能把它‘脱掉’或者‘换一个’。” “而且,龟壳上其实有神经和血管,感知能力非常强。如果你去敲它的壳,它是会‘痛’的。” 他说完,全场一阵“哇——”的感叹声,几个嘉宾都下意识摸了摸自己的后背,表示“好像背痛了”。 萱萱举手补充:“我知道我知道!我之前看过纪录片,说有些龟受伤是因为壳裂了,结果就会像骨折一样,很严重!” 伏苓在一旁笑着点头:“那以后大家可别再说乌龟‘躲壳’了,那不是衣服,是人家背着走的‘家’。” 弹幕爆笑: 【“不是衣服,是家”!伏老师比喻好有爱】 【原来龟壳是骨头的一部分……小时候真的不知道】 【突然心疼我小时候敲人家龟壳……对不起乌龟】 【萱萱太棒了,徐博士家的小讲解员】 讲完龟,徐兮衡翻到第二页:“第二组,水鼠。” “严格来说应该是中华姬鼠或小麝鼠这类物种,它们在湿地中活动频繁,会清理水面浮草、啃食部分植物根茎,间接控制植物过度生长。” “而湿地为它们提供了丰富的水草、食物资源以及隐蔽的巢xue空间。” 他在板上标了几个字:“食物链中层、调节植物种群。” 【弹幕】 【我鼠虽小,生态位重要】 【水鼠:我是打工的,不是来吃饭的】 说着,徐兮衡调解着屏幕上的图片,当画面切换到第二组的红外线相机捕捉到的水鼠时,画面中,一只毛色灰褐的小动物正灵活地在水边拖着一团草叶,东拼西凑地堆建着什么。 徐兮衡目光落在屏幕上,顿了顿,缓声道:“这是小麝鼠,也叫水鼠,属于啮齿类动物。” “它们习惯以香蒲为主要建筑材料,在湿地里建造小型的浮巢,外观像个半圆形的小土墩,看起来不起眼,但结构非常稳定——即便是中等雨量也不会轻易冲毁。” Annabel一边看录像,一边点头:“所以它们是小小的建筑师?” “可以这么说。”徐兮衡笑了一下,又补充:“但它们不是纯粹的好孩子。” 他指了指画面中那一小撮浮动的植物残骸:“麝鼠在湿地生态系统中既是建设者,也可能是破坏者。一方面它们通过挖掘和筑巢有助于湿地水体流动、促进植物更新;但另一方面,如果种群过多,会过度破坏湿地植物的根系结构,导致水土流失。” 程也举手,满脸认真:“那你是说……它们是那种‘在家装修太猛把承重墙打穿’的类型?” 全场爆笑,徐兮衡一愣,随即忍俊不禁:“差不多,但这个装修队,不交物业费。” 魏燕秋也忍不住加入:“我以前在乡下的时候,家附近田里也有这种东西!一看见人就‘扑通’一下跳水了!可爱是挺可爱,就是稻子老被它们咬断。” 科研员柳屿在一旁补充:“麝鼠对稻田危害确实存在,但它们本身也是许多掠食动物的重要食物来源,比如黄鼬、豹猫、甚至大型猛禽,都是它们的‘天敌’。” 弹幕纷纷刷起: 【装修队这个比喻太贴脸了】 【“不交物业费”的那句我直接喷了】 【麝鼠:我挖个洞怎么了,关你什么事】 【伏苓笑得好温柔,她看水鼠的眼神好像在看家里的猫】 【这期是真的上知识了,而且好有趣啊!】 徐兮衡继续补充:“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给一个物种贴‘好’或‘坏’的标签,它们的行为都是生态链的一部分。真正健康的生态系统,正是依赖这些‘动态平衡’来维持。” 这句话一出,现场忽然安静了一瞬。 伏苓坐在一旁,目光柔和地看了他一眼,忽然出声:“那就像人类社会一样,没人能只做‘好事’或只做‘坏事’,重要的是,我们怎么在这片土地上留下自己的足迹,又不毁掉它。” 徐兮衡回望她,目光轻轻定住了半秒,轻轻“嗯”了一声。 他们的对视短暂又克制,但却被镜头悄悄捕捉下来,在弹幕里激起了新的波澜: 【伏苓这句话……像极了她自己】 【他们俩的眼神对视太动人了叭】 【这不是互动!这是一场婚后哲学对谈】 【我不嗑真人,但我真的嗑他们两个……】 接着—— “第三组,豹猫和螃蟹。” 嘉宾一听“大战三百回合”的那对活宝,忍不住笑出声,徐兮衡也微微弯了弯唇角,但仍继续道: “豹猫是湿地生态中的高位捕食者,负责调节小型哺乳动物和鸟类数量,维持食物链稳定;而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