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 父子(杖责,彩蛋:针刑) (第1/1页)
景和帝萧骞只有萧元祚一子,自明德皇后薨逝后,便将他带在身边,亲自教养。 即便政务繁忙,每日也会抽出时间亲自问询功课,教导他为君之道。 今日也不例外,景和帝照常考教太子功课。萧元祚聪慧勤勉,再难的问题都对答如流。威严的帝王也不禁流露出几分对亲子的疼爱之色。 萧六则垂首恭立在太子身后,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诐辞知其所蔽,yin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何解?” 《孟子》选段对如今的太子而言过于简单。 萧元祚迟疑顿住,景和帝指向他身后的萧六。 “你来答。” 太过出乎意料,突然被点到的萧六吓得魂飞魄散,膝盖直接砸在地上。 “回陛下的话,圣人的意思是偏颇的言论……要知道它不全面的地方……” 问题的答案了然于心,萧六却答得磕磕绊绊。 萧骞皱眉:“听说太子给你请了师傅,就学成这样?” “奴才愚钝,求陛下饶命。” 萧六忍不住多想,陛下为何要问他这句话的解释,是觉得他话多影响了太子? 景和帝的目光一直落在他身上,萧六匍匐在地,不敢抬头。 “怕什么,朕还能吃了你不成?” 萧骞拨弄着串珠,似在思索。 萧元祚开口劝道: “父皇,您总吓他,他能不害怕吗?” “窝囊。拖下去,杖二十。” 景和帝收回目光,语气愈发冷淡。 萧元祚欲言又止,知道劝也没用,贸然开口只会给萧六加罚。 挨打总比丢命好,萧六叩头谢恩。 陛下的杖刑向来不好挨,小板虽不沉重,也是正经的宫中刑具,与太子打他常用的藤条,木板等完全不是一个等级。 若是照实打,十杖就可把一个九岁的孩子废掉。 王良特意吩咐过,陛下只是要小惩大诫。侍卫们心中有数,萧六不过要吃些皮rou之苦。 他被侍卫按在刑凳上,掀开衣摆,只着亵裤,行刑人高抬轻放,举杖责下。 啪!黄梨色的木板打在身上,钝痛从后面蔓延开来。 唱刑人喊到:“一。” 条凳就摆在院子当中,来往下人都能看到,萧六也没空顾及脸面,陛下瞧他不顺眼,他这两年挨过十多次杖刑,哪次不是这般,挺过去才是最要紧的。 啪! “啊……”杖刑时奴才可以出声,萧六索性直接叫了出来,能缓解一点疼痛算一点。 “二。” …… 杖刑对九岁的孩子来说过于沉重,侍卫用了只伤表面的打法,很快,白色的衣物便透出血迹。萧六叫得也愈发凄惨。 屋内的萧元祚听不下去,起身行至窗边查看。 “坐下,怎么这般毛燥。” 景和帝轻声呵斥,萧元祚和父亲感情深厚,不怕他不痛不痒的责问,转头求情。 “爹,小六才九岁,二十杖是不是太重了?” “装模作样,他又不是第一次挨。” 萧骞并未抬头,毫不在意,“书读得乱七八糟,脸皮倒是越来越厚。” “他都答出来了,分明是被您吓得磕绊。孩儿前几天才狠罚过他,早知爹又要打,孩儿这个做兄长的就放他一马了。” 萧元祚隐约看见萧六身上的血色,面露担忧。 “几下竹板就算狠罚?况且苍家那小子还给他送了药,他根本没疼多久,惯会装可怜。” 萧元祚不在意萧六用谁的药,他的关注点在其他地方。 “父皇,您既然也关心小六,又何必总是见面便要打罚?” 景和帝抬头看向窗外,重新拿起串珠: “人长大,知道的多了,心思也会变多。他身份特殊,不可不防。” 萧元祚语塞,远见萧六挨完打,被侍卫架着回来。他叹了口气,重新撩袍坐下。 回到宫中,萧元祚命人请了太医,把萧六抬到厢房。看他臀上皮开rou绽,也觉得心疼。坐在床边陪他上药。 萧六一疼就忍不住眼泪,趴在榻上抽抽啼啼。 “谢谢殿下……” 萧元祚见他可怜,便想补偿他一二。想起这孩子的房间实在简陋得不像话,温声哄他: “别哭了,孤把岭南上贡的那套琉璃花樽赏给你,好不好?” 萧六闻言哭得更伤心,他不太想要。 太子赏的东西比他都金贵,放在屋子里磕了碰了,怕是要拿命赔。满屋子都是琉璃花樽,他可不敢住。 “殿下……奴才粗笨,琉璃花樽易碎,奴才不敢用……” 萧元祚不懂他的心思,在太子看来,琉璃花樽算不得什么宝贝,顶多就是个精致些的摆件。 萧六是他的弟弟,就算享受不到皇子的尊荣,摔几个东西也不是事儿。 “不喜欢?那去孤的内库挑,只要是你看中的,都赏给你。” 萧元祚早就过了看重身外之物的年纪,自认为就算萧六再打碎他的心爱之物,也能面不改色。于是大方地允诺弟弟随便挑。 尊者赐,不可辞。萧六思考半晌,期期艾艾地说:“那奴才……能要金的吗?” 至少摔不坏。 “小财迷,孤是短了你吃喝吗?” 萧元祚拿起扇子敲敲弟弟的头。 “唔……石头也行。”萧六小声表示。 “喜欢就都拿去。” 萧元祚突然发觉他的弟弟审美有些问题,急待纠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