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 266 章 极限反转  (第1/2页)
    什么?    于学士竟然替魏叔玉说话了?    而有了于志宁的认可,所有人收起了小觑之心,纷纷开始斟酌起诗句。    长孙冲的心更是提到了嗓子眼!    当初强军论就是这般,明明自己都赢了,硬生生被魏征那张嘴掰了回去。    这次,不会重蹈覆辙吧?    偷偷扫视了一眼人群。    还好,魏征不在!    “仲谧,这你可就错了。”于志宁字仲谧    盖文达反驳道:“也许魏叔玉的诗句能在意境上引发共鸣,但我们是评判!”    “评判就得全方位的评价。”    “从其他各个层面来说,魏叔玉这首诗都略差一筹。”    此话一出,众人尽皆点头。    长孙冲也是松了口气。    就是说嘛,我怎么会输给白话诗呢?    “老夫也赞同艺成之言”盖文达字艺成    苏勖赞同的点点头:“五言诗,总共才二十五个字。”    “魏叔玉的诗句之中,连续两次出现明月,此乃犯了大忌。”    “光这一条,这首诗就有了瑕疵。”    所有人频频点头。    两位大学士说的有理有据,他们实在想不出静夜思有什么占优的地方。    “诗词的好坏,不应该被束缚。”    于志宁依然坚持己见:“两位难道没有经历过思乡之情吗?”    “每当夜深人静,抬头看向月光的时候,总会忍不住想起家乡的点点滴滴……”    “树渐高,人亦老。”    “唯有那一轮圆月亘古不变!”    众才子沉默。    国子监汇聚的是来自各地的才子,他们又何尝没有想念过家乡。    此时再反复咀嚼静夜思。    反而别有一种韵味。    “不不不……”    苏勖摇了摇头:“魏叔玉这首诗的类型,魏晋时期就有了。”    “当初曹丕写的杂诗就有类似的两句句,仰看明月光,绵绵思故乡……”    “魏叔玉此诗,或许写的深入人心,但在各个方面,尽皆略逊一筹。”    所有人震惊。    三位大学士竟然争论起来了。    为的竟是一首白话诗!    而且看于志宁那据理力争的态度,很明显他非常喜欢魏叔玉的诗。    “三位大家……”    就在这时,老鸨终于出来打圆场:“时辰不早了,还有几轮要比呢。”    “若是到了宵禁时间,大家可要在我万花阁留宿了哦……”    老鸨的调侃声一起,三人才停止争论。    “于学士、苏学士,两位是否依然认定长孙冲胜?”老鸨重复一句。    闻言。    所有人尽皆将目光看向两人。    “魏叔玉的情感抒发写的很好,但欠缺之处亦是颇多,老夫依然选长孙冲胜。”盖文达说道。    “老夫也一样,如果这场比斗不是写诗,光是咏月,老夫绝对投魏叔玉,但是……”苏勖摇了摇头,没有再说下去。    于志宁怔住。    最后无奈的叹了口气。    评判为三人,两人选长孙冲胜,他说再多也没有用了。    “好。”    老鸨乐呵呵的开始主持:“现在宣布,第一轮诗斗,长孙冲胜!”    赢了。    长孙冲忍不住握住了拳头。    “恭喜恭喜……”    几个跟长孙冲交好的朋友,纷纷上前恭贺。    长孙冲一一回应。    瞥向魏叔玉时,眼中带着胜利者的得意之色!    雅间。    “可惜、可惜了……”    李世民叹息摇了摇头。    经过于志宁一番解析后,他也感觉到了这首诗的魅力所在。    他在太原长大。    脑海中不经意间闪过一个个亲人的画面……    李建成、李元吉、平昭阳公主,太穆皇后……    自古帝王多孤寡。    李世民的感触比之别人更为深刻。    “玄成。”    李世民突然看向魏征:“叔玉才华未堕,若朕为评判,会选他胜。”    “谢陛下赞!”    魏征起身躬身:“能得陛下一言,胜过输赢!”    阁楼上。    魏叔玉无奈的叹了口气。    他能记住这首诗……除了朗朗上口之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